两岁的小湾鳄目露凶光重庆晚报记者 贺怀湘 摄
它,有着尖而扁平的硬脑袋,肥硕而有力的尾巴,四个小肉爪支撑庞大的身体,淡褐色的背脊还散布着黑色斑点条纹,肚腹呈乳黄色,背甲4格宽的鳞片向尾部一字排开,而最引人称奇的是,和其他鳄鱼不同,它的颈背没有大鳞片。人们接近它时,它还会情绪激动地仰起头,张开血盆大口,尾巴急促摆动,整个身体向前扑动……前两日,忠县长江边发现了生性凶猛的食人鳄。
昨天下午,忠县渔政部门把这条怪鱼送到了市鳄鱼中心。
老渔民打出一条大“怪鱼”
昨天,重庆晚报记者赶到市鳄鱼中心,工作人员已经着手对小家伙进行各项体检:1.38米长,8.6公斤重,是个2岁的小“姑娘”,嘴部和左眼下侧分别有约1厘米的伤痕。经过一路的颠簸,小家伙看上去有些疲惫,背脊呈现出微微的灰色,仿佛有些脱水。不一会,小家伙立即表现出鳄鱼强烈的攻击性,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四周,情绪十分激动。三个工作人员赶紧给它做“神经按摩”,才让它平静了下来。
市鳄鱼中心动物管理科饲养队队长老徐告诉记者,这条食人鳄比扬子鳄还要罕见,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一级宝物,园内现存二百余条。这个家伙只吃肉,不吃素的。而这只鳄鱼的来历,还要从忠县的一个渔民开始说起。
范生权是忠县复兴镇长江边的老渔民,在江边打了20多年鱼的他,却在14日的下午打到了一条“怪鱼”。范生权告诉重庆晚报记者,那日下午5点,准备收网的他在岸边突然看见这条“怪鱼”。范生权和两个朋友足足下了十几块网,花了整整5个小时,才把这条怪鱼给网了上来。
刚打起来的“怪鱼”一动也不动,“不管你喂吃的,还是用东西去碰它,它都不动。大家都以为它死了。”范生权介绍, 唯独有一次深夜,他伸手抱它时,它才突然转过头向范生权张开血盆大口,露出尖锐的牙齿,爪子在地上扑腾。范生权说,他怀疑这是鳄鱼,并打电话通知当地的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
忠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很快抵达了现场,但他们也不认识这个奇怪的小家伙,“只知道是鳄鱼。”管理站站长吴宗建说,为了防止鳄鱼伤人,工作人员立即将鳄鱼的嘴部用绳子套住,并采集资料向市内专家咨询。
就这样,封住嘴的小家伙在范生权的渔船空屋内呆了整整三天。
原来它是生性凶猛的湾鳄
很快,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姚维志教授就对鳄鱼的身份进行了确认,是生性凶猛、易伤人的湾鳄,属外来品种,市民不能擅自饲养,必须立即送到重庆鳄鱼中心。
市鳄鱼中心的老徐对湾鳄仔细地做了伤口处理,还特意为它准备了一个舒适小窝。老徐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这个幼体湾鳄一天要吃5斤多肉。成年湾鳄将长到六七米左右,每天食量上百斤。而它们的正常寿命在60岁左右。
对于这条小湾鳄的来历,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放生,有的说是走私,也有人说是自然生长。但老徐认为,这条湾鳄是在运输过程中逃跑、遗漏的可能性更大,“湾鳄主要分布在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属热带及亚热带的物种。在重庆长江流域发现湾鳄的情况十分罕见。”
西南大学动物专家王志坚表示,在长江上游是不可能有天然的鳄鱼分布的,连扬子鳄也只在中下游有分布。因此这条湾鳄肯定是外来的。
长江中上游两次出现鳄鱼
另据报道,6月14日,在石柱县城长途汽车站附近一个垃圾车厢内,也发现了一条身长约1米的鳄鱼,引来了众多市民的围观。直到一名环卫工人设法将垃圾掀开,大家才发现这是一条被封住嘴的鳄鱼。看到生人它立即昂起头,目光凶猛警觉地望向四周。围观市民立即通知警方,后经当地林业部门证实,它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扬子鳄。而它的来历也众说纷纭,当地警方猜测两种情况,一是海洋馆偷跑、盗走的鳄鱼,或不法分子从外地转运途中遗失的鳄鱼。当地林业局动物科工作人员将选择适当的地点对其放生。
长江中上游两次出现鳄鱼,原因何在?专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湾鳄,又名食人鳄、河口鳄、咸水鳄、马来鳄,为23种鳄鱼品种中最大型的,亦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动物。湾鳄为热带及亚热带的物种。原产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主要分布于澳洲北部及巴布亚新几内亚。雄性鳄鱼成年后体长可达7米。雌性最大体长约2.5米至3米。成年体重可达100至200公斤。幼体呈淡褐色,身躯及尾部有黑色的斑点条纹。成体颜色较深,腹部淡黄色或白色,尾巴底部末端灰色。世界纪录到最大的湾鳄有10米长。
湾鳄生性凶猛,有多起伤人事件发生,如1945年2月19日在孟加拉湾海域,日本侵缅军船队在兰里岛被湾鳄袭击,船上1000多名士兵惨死在湾鳄嘴下。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