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克罗地亚23所小学的约8000个小学生及家长进行调查,调查后发现,96%的在校学生拥有手机和电脑,其中85%经常上网,有4.89%的学生每月至少遭受两到三次“电子暴力”的侵害。受侵害儿童通常会有愤怒、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还会产生厌学情绪。
在各种“电子暴力”中,“在线交友”给少年儿童带来的危险最大。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一位名叫安妮・格雷汉姆的英国妈妈,登录11岁女儿在社交网站FACEBOOK(脸谱)的主页,结果被看到的东西吓住了。以下是这位英国妈妈的自述。
发生在
FACEBOOK主页上的一切
几周前,我的女儿,11岁的克莱尔,与她最好的朋友闹翻了,起因是两人对于下午怎么过意见不一。 随后一周内,这场小小的口角已演变成了十多个其他孩子参与的“小型战争”。
克莱尔被好朋友的姐姐辱骂,那个16岁的女孩认为克莱尔对她妹妹出言不逊;另一个女孩则威胁要打克莱尔耳光,尽管她与克莱尔素不相识,但她决定插手此事。
最让我难以置信的是,一个克莱尔不认识的18岁男孩,跑过来要她当他的女朋友。要知道,克莱尔才11岁啊。
此外,差不多每一天,克莱尔都会收到无数连环邮件,威胁她如果不把这些信转发给朋友们,就会遭遇什么悲剧或惨事。
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她的FACEBOOK主页上。
孩子一只脚站在网络空间
我之所以知道这些细节,是因为有一天,克莱尔用我的手机登录FACEBOOK,忘了退出,让我可以继续登录,从而可以一窥她的网络生活。
那一个星期,我都在偷听偷看她的反应。
这么做,我是否有内疚感?刚开始,我是觉得不好,这种不信任的做法是对克莱尔的辜负。但我看到的信息,让恐惧和惊慌迅速取代了内疚。
我看到了一个现代中产阶级孩子的真实生活,未加任何修饰。我的孩子与许多别的孩子一样,一脚站在现实世界,另一脚站在网络空间。而且,我的女儿与她的朋友们,都不是“刺儿头”。
女儿死缠烂打要注册账号
我们住在伦敦附近一个富裕的村子里,我女儿上的学校非常好,在政府公布的排名表上名列前茅。克莱尔爱骑马,爱跳舞,是学校的尖子生。
去年,她一直对我和她爸爸死缠烂打,要我们允许她注册一个FACEBOOK账号。她流着泪,跺着脚,控诉我们毁了她的生活:“你们要把我变成怪胎吗?我马上要变成世界上惟一一个不在上面的中学生了。”
我们听过太多有关网络欺凌的故事,或者骗子扮成另一种身份在网上接近孩子,所以一直想让她尽可能远离社交网站。
不过,几个月前,我们终于不情愿地让步了,因为我们不可能让时光倒流。不管我们喜不喜欢,现在的孩子都认为面对面的社交是老套落伍的,要把我们的孩子隔绝在时代潮流之外,是不公平的,而且,她是一个多么乖的孩子啊,完全能够信任。
我们坚持要制定几条原则。
克莱尔同意,绝不同意陌生人的要求,把他们添加为好友;好友会有更大的权限,看到她更多的个人信息。她还答应,如果有人在网上欺负她,她会直接告诉我们。我还确定她的隐私设置不会置她于险地。
16岁女孩说这么过火的话
实在不合适
克莱尔拥有了FACEBOOK账号。一般要求孩子们年满13岁才能注册,但这个年龄限制并没有法律效力,编个出生日期也容易不过。
刚开始,似乎一切都好。但是,如果那天我不是有这个机会去看克莱尔的账户,我可能直到现在仍这么想。
我看到的第一条信息是这样的:“你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但你只不过是一个愚蠢的小荡妇,裙子短到露出屁股。离我妹妹远一点儿,否则我就让你好看。”
我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难道是我认识的那个16岁女孩?她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
我知道克莱尔和这个女孩妹妹的事,她们俩就像普通的小孩子,在过去的几年里时不时就会闹点小矛盾“绝交”。 但这个16岁的女孩说这么过火的话,实在不合适。
我随后点开了克莱尔的主页。看到我的孩子对那个16岁女孩姐妹俩的回复,沮丧顿时代替了我心里的愤怒。
她对那条威胁信息的答复是:“婊子!”
更糟糕的是,下面还有来自别的孩子的几十条回复,他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FACEBOOK账户看到这场在线嘴仗,而且所有人都期待着更多嘴仗。
两个月好友就增至400个
我当时很想去找克莱尔面对面问清楚,她怎么面对这样的纠缠。不过,我决定先装聋作哑,再偷偷观察一下女儿在网上的所作所为,说不定还有更多更恐怖我不知道的事。
很快,我就确定,克莱尔不仅接受比她大的陌生人的好友请求,而且还主动要加陌生人为好友,她似乎想让自己在FACEBOOK上有尽可能多的好友。
克莱尔的同龄人中,在FACEBOOK上有500个好友的一点不稀奇。
仅仅两个月,克莱尔就有了将近400个好友。才11岁的孩子,他们怎么可能对这么多人有足够了解,信任到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
克莱尔在对一个14岁男生自我介绍时是这样说的:“你不认识我,但我想你是我朋友的哥哥的朋友。”
对方可能是一个肥胖的中年男人,假扮成一个英俊少年。但女儿只知道他是个英俊少年,他还可以随时与我的小姑娘聊天!她怎么会这么蠢?
女儿骂娘是“该死的母牛”
我并不天真,但当我读到一张张俊美的少男少女头像旁的那些话,忍不住浑身直起鸡皮疙瘩,尤其是读到女儿写我的话时。
有一次她做错事被我抓到,克莱尔在给一个朋友的消息中把我描写成“该死的母牛”、说“我恨她”。
这些话让我心如刀割,而这颗心每在女儿的邮箱里看到一封连环信就会往下沉一点。那些连环信都威胁,如果她不转发,就可能死亡或遭遇厄运。
克莱尔的一个朋友有天傍晚问她:“如果你不转发那些信,你觉得会发生坏事吗?”
克莱尔马上回复:“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冒险。”
二十多个孩子参与一场网上冲突
达到极点的事发生在克莱尔和她最要好的朋友闹僵几天后。以前发生这种事时,她们会几天互不见面,给彼此一些空间,但现在放到FACEBOOK上,事情有了令人吃惊的转变。
两个小姑娘都贴出含义模糊的信息,字里行间暗示着她们之间的矛盾,于是成功地挑起了一场网上冲突,共有二十多个孩子“参战”,宣布支持这个或那个。支持的话很快演变为互相辱骂。
如果刚开始小姑娘们还想着迅速解决问题,那么到此她们的拌嘴已变成了众人的娱乐。从跟帖可以看出,卷入这场纷争的除了当事人,还有很多克莱尔学校的孩子。
那些侮辱人的信息会以“新消息”的形式跳出来,如“要给那小贱人一个巴掌”等,看着这些信息,就仿佛在看一场让人不舒服的电视真人秀。
社交网站
迅速让孩子吵架规模变大
读着这些消息,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那时在游戏场上,也有许多吵架分手,也有人被欺侮,但那时都局限于一个个小群体。现在到了网上,不断有孩子煽风点火,规模就像野火一样迅速变大。
更重要的是,当我还是孩子时,那些小矛盾一般在放学后就结束了,大家各自回家互不相干。现在有了FACEBOOK,矛盾会跟着孩子们回家,占据他们的课余时间甚至周末,让事情继续发酵。
同时,不断有人用网聊功能侮辱克莱尔,而她以牙还牙,那些话让我吃惊。但是,尽管她显得很勇猛,我还是注意到,她在渐渐退缩。
必须结束了。
于是我叫出克莱尔,给她看我的手机,让她明白我过去几天都知道了些什么。她的脸变得煞白。
妈妈和女儿制定协议
一星期的“偷窥”经历让我更加明确了这个事实:惟一了解我们孩子网上活动的途径,就是时不时地坐在他们身边,坚持他们让我们看上一眼,坚决不能让孩子在网络世界独行。
接着,我和克莱尔达成协议。
1.我们要过一遍所有的那些所谓朋友,然后把她不认识的通通删掉,那些曾发帖侮辱的人则要被隔离掉。
2.克莱尔继续保留FACEBOOK账号,但我知道密码,而且她不能改这个密码。另外,我已是她FACEBOOK好友。
这样,她就不能瞒着我了。每次她发一个消息或贴一个评论,添加一个新朋友或者聊天,她知道,妈妈可能也正挂在网上。
当然,我也不认为FACEBOOK就一无是处。克莱尔会在网上和朋友诉说期末考的忧虑,有作业不会做时也能从朋友那里得到切实的帮助。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