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初步统计,从大年三十到初六的春节假期,全国手机拜年短信发送量超180亿条!恭喜发财,看来首先在三大电信运营商这里落实了。
要说短信拜年,那就先从拜年说起吧。
以前,大家都不劳烦高科技,都是亲自拜年的。午夜一到,先给家里的长辈拜年,正月初一,穿戴好了再给邻居亲友拜年,同辈的互拜,融洽一下感情,小辈的给长辈拜年,除了沟通感情,还能整点经济效益。那时节,除了亲自出马相互见面,大家还要磕头作揖有形体语言,想敷衍了事从技术上讲就比较难。当然,亲自拜年也有问题,这就是让人拘于礼了,有些可见可不见的,方便不方便的,按理都得去拜,这就让很多人感觉是个负担。特别需要指明一下,按照正规的礼法,拜年拜年,是在大年初一才正式开始的,现在除夕夜就狂发短信,严格地讲是不合礼数的,呵呵,时代在发展,“礼崩乐坏”也正常。
亲自拜年,毕竟效率低下,何况现在是商业社会,和《手机》里墨老说的“农业社会”那是大大的不同,所以远在短信拜年流行之前,人们就开始电话拜年。十几年前,有位同学因故在我家过年,零点一过,就操起电话给各级首长和重要关系拜年,当时我就打趣他“关系学”学得好,不仅厅长、处长、科长排序排得规矩,就是措词也很到位,当然还要包括表演,有些恭维的话要伴随着相应表情才能讲出来,才能让对方感受到那种味道。同学说:“累啊!”末了又补充道:“其实领导也累,再烦也得装着贴近群众啊。”
划时代的短信终于到来了,起码让一部分人既能向领导和关系户表达敬意,又不用费劲表演。
有了短信,让我们的拜年对象一下子多了起来,在“人脉就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影响下,我们一众俗人不能不从电话簿中筛选那些应该拜值得拜不妨捎带拜一拜的名单,美国华尔街有个说法———华尔街名声现在臭大街了,但不等于他的一些说法没有道理———这个说法是,一名成功的经理人应该和200个朋友、客户保持电话联系。有报道称,今年北京市民平均每人发了40条拜年短信,看来距发达的商业社会还有不小差距,电信运营商发大财的好日子也还在后面。
短信拜年大行其道的时候,不满也开始出现,主要的问题就是“原创”的短信少。对深圳和广州两大城市的300万手机用户进行的调查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手机短信息转发的占96.5%,自己写的只占3.5%,颇有敷衍了事之嫌。网上有调查,说有超过六成的网民对此颇有微辞。
唉,千百年来,科技在飞速发展,人心其实没有多大改变:既得陇,复望蜀。有朋友不小心从电话簿里翻出你,已经很有人情味了,还要他满怀情谊地专门为你编写祝福的话语,岂不是为难人呀。
其实,短信拜年是原创还是转发,是真情流露还是套话连篇(再流俗的套话这时也是善意的),是挑选不同内容分别单发朋友,还是一句吉祥话群发了事,是主动先发还是收到别人的再回复,都是我们每个人社会关系的另一种真实写照。发短信,和酒桌上敬酒一样,“感情深一口闷”,你不能不当真也不能全当真。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