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理性难道不应该是智力结构的事情吗?分析推理判断,这些不都是智力结构该做的事吗,并且,人工智能已经能够做的很好了。“世石胜于雄辩,然而胜不了阿法狗”段子已经说明了一切。
还得考察下理性本身。在社会学领域与卡尔•马克思齐名的另外一位马克斯——马克斯•韦伯曾经把人类的理性分为两个方面:
1,工具理性;
2,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简单说就是“术”意义上的理性,是策略上的最优选择,围棋竞技可以说是人类工具理性非常极致的表现。
价值理性呢?它是关于什么是价值上的“好”的理性,是“道”的意义上的理性。人类关于价值上的思辨,一代又一代哲学家的思考,就是价值理性驱动下的结晶。
而这一点,恰恰是人工智能极难超越的。可能是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最大挑战,是“人”与“物”的分界点。
甚至可以这样说:有没有一个具有价值理性功能的心理结构,并因此产生关于哲学的思考,是人与人工智能最大的分野。
为什么价值理性的功能偏偏是由心理结构来实现的,智力结构干嘛去了?这是因为,人类在价值理性上的判断,往往是基于人类普遍的自然情感,对于他人痛苦的同情、对于不义的愤怒、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而这些,只能在心理结构中发生。
人类普遍的自然情感以及与此相关的个人情感体验,构成了人类进行价值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这对于没有自然情感和生活体验的人来说是无法体验的,更不用说对于机器。
应该说,电影《黑客帝国》中关于机器帝国冰冷无趣的描述是不无道理的,如果没有自然情感,没有价值理性,只有冰冷的工具理性,这个世界必然是灰暗的。
把我们的推理再推进一步,心理结构源于何处?
还是要回到人类的存在本身。
根据那个古老的传说,人类原先居住于只有快乐没有忧愁的伊甸园,后来因为吃了智慧果,开了智慧,被逐出伊甸园,开启了人类的历史。
这个故事是一个深刻的隐喻,人类原先与世界是一体的,后来从那里分裂出来,再也回不去了。准确地说,是人类的存在从世界那里分裂出来,出现了一个“主-客体”结构,具有了“自我意识”,从此开始不断地将各种东西纳入他的自我,心理结构逐渐发育,以确认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也就是说,首先得有一个“自我意识”,从世界那里分裂出来,具有了肯定自己存在及其价值的那种意识,才会有一个心理结构,才有后面关于自然情感、价值理性的故事。
那么,人工智能能够有一个“自我意识”吗?
目前当然没有,就像AlphaGo最先战胜的人类棋手樊麾说的那样,它是“一片虚无”;从技术上说,恐怕也很困难,这无异于人类作为上帝,将人工智能赶出与世界未曾分裂的伊甸园。
我们假设,如果万一有一天人工智能真的具备了“自我意识”,那么在书写他们(还是“它们”?)的历史时,会不会这样开头:
起初神创造天地。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