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遗憾的是,当奥运会结束之后,鸟巢等奥运场馆都在为自身的生存苦苦挣扎,并非民众不想利用,只是使用维护的成本太高,一用就亏本,自然这些场馆也就只能空置了。
《“鸟巢”的遗憾:国家体育场PPP项目融资模式案例分析》一文,以非常详实的数据,罕见地为我们细致地描绘出,设计方、政府方与运营方的争议和矛盾,同时,也生动地向我们展现了设计“贪大”和“追求形式的冲击力”对后期运营可能产生的“绑架”:
“在设计上,项目公司(运营方)被要求必须使用该设计(鸟巢方案)。这导致项目公司(运营方)在与设计联合体谈判时的弱势地位,同时也导致了设计上对体育场赛后商业运营考虑的不足。……限制了项目公司对体育场商业化和高效率使用的最大化。”
“奥运项目法人(运营方)招标在理论上应该是带设计的,因为设计直接关系到未来项目的运营。面对一个设计不合理的场馆,再好的运营也回天无术。…… 然而,国际体育场项目先行招标选定概念设计方案,即“鸟巢”方案,由于“鸟巢”方案估算造价大大高于资格预审和意向征集文件原30亿的投资估算,且将来维护成本高,造成最终只有3个联合体正式递交了投标文件参加评审”
“国家体育场设计、建造的理念和主题将使之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大型体育和演出设施,……尽管如此,国家体育场的最大竞争者,即工人体育场的投资已经收回,将一直具有低运营成本和低收费优势。”
“国家体育场的市场还是很小。只有政府和私营企业的非营利性大型活动才更有可能在国家体育场举办。而且,由于可闭合顶盖设计的取消,国家体育场的品牌度和独一性大为降低,之前预计的全天候商演无法实现。根据预测,每年可能只有16个大型活动。”
“国家体育场项目的投融资只考虑到了有利于建设速度性和对奥运会的服务性而对赛后的运营未作出合理的规划以及相应的风险控制,最终导致赛后运营的重大失误,不得不说这是鸟巢的一大憾事。”
鸟巢的运营困境,在2012奥运主场馆“伦敦碗”建成后,就更加令人感到尴尬。
“伦敦碗”对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属于重量级的,比其它体育场减用了75%的钢材。其所使用的低碳混凝土来源于工业废料,较一般水泥含碳量低了40%。在奥运结束后“伦敦碗”拆除5.5 万个临时座位,仅留下田径场和底层的2.5万个座位。2016年英超联赛西汉姆联队承租“伦敦碗”为主场,租期99年。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季元振教授撰文《不怕不识货 就怕货比货— 小议"鸟巢"与"伦敦碗"》,专门将两个建筑的设计理念进行了对比:
“伦敦碗”主设计师本·维克里有着精辟的看法,他说:“中英两国的设计哲学很不相同,‘伦敦碗’将缩小2/3,我们一点都不沮丧,反而很兴奋。…… 伦敦碗是比鸟巢更聪明的建筑。……伦敦碗不是那种以壮观的外形取胜的体育场。”
伦敦碗的简陋造型,似乎还不及我国省级体育中心的气派,立面上唯一起到装饰的织物带,直到开幕前最后一天,还在争论要不要花钱挂上去。
为什么我们的体育场馆建设,总是“贪大”、“单一”、而又“经营不善”?季元振先生的文章,难能可贵地,深入地挖掘了这背后的深层次的文化心态:
很多人以为,经济上的入不敷出,是经营问题,从建筑设计角度来看,“鸟巢”的形象还是很漂亮的,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这就是建筑艺术的创新。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设计得到了世界各国建筑界的诸多批评。这是为什么呢?许多人想不明白。现在“伦敦碗”建成了,真相已经大白!
英国人设计建筑,是把建筑作为伦敦经济发展的一个部分去设计的,他们思考问题是从历史的角度,是从伦敦的未来出发的。他们认为一切“虚名”都毫无意义。他们不以建筑的雄伟和壮观为美,他们不认为建筑是“面子”。他们把巧妙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得最为重要,他们认为这就是建筑师的“聪明之处”,这种“聪明”也就是建筑师的“艺术”,这种“艺术”反映在他掌控功能、空间、技术、经济和形式的综合素质上。
中国体育场馆的运营困境,源于长期以来中国体育产业的积贫积弱,以及在场馆建设缺乏真正科学理性的综合策划和可行性研究,场馆与真正的使用需求脱节,与城市生活、产业发展脱节。体育场馆建设最求“标志性”的虚荣心态,导致规模攀比、外观造型凌驾于功能之上,忽略实际用途和使用者的感受,才造成了如今的困境。
长久以来的体育场馆建设经验,需要被重新审视和质疑。在经济新常态下,设计理念将面临全面的更新。有市场需求针对性“小规模”的专业场馆、更适应灵活可变的赛后利用和改造、更强的开放性,或许才是未来的体育场馆应该有的特征。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办好北京冬奥会作出重要指示:“要充分考虑赛事需求和赛后利用,努力打造场馆建设精品工程,不搞重复建设,力戒奢华浪费。”
真的要落实这一句简单的要求,体育场馆建设者与设计者,要做出怎样的思维更新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又有多少全新领域的基本状况和知识经验(城市、产业、投资、市场……)需要被潜心研究和领悟?在政府、社会投资、体育产业、设计行业等多方的组织分工中,又有多少新的协作模式需要重新构建?
在即将启动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建设之际,回首2008年奥运会后的体育场馆建设的经验教训,我们将站在新的历史契机之中——虚荣盲目与科学理性、思维惯性与破局履新,是否有勇气与能力去做出选择?
* 文章引用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2014国民体质监测公告》、Pluri consultoria等专业网站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