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比赛的日子,陈盆滨就在家训练,哪怕成名后。
陈盆滨
36 岁的陈盆滨从南极带回了四样东西,其中有一个冠军奖盘、一枚完赛奖牌、一枚七大洲马拉松奖牌。它们被随意地摆放在桌子上,任人从各个角度拍照。有朋友称赞这枚七大洲银质奖牌意义非凡,陈盆滨瞥了一眼,脸上露出了不甘的神情,“他们低估了我,我跑的是极限马拉松,不是普通的马拉松。”
据初略统计,在全球七大洲完成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不到100人,而每次都跑完100公里以上的选手,只有一个。
这个人就是陈盆滨,他像阿甘一样不停地跑着,将所有人都甩在了身后。和那个经典银幕形象的经历相同,在成为一名跑者之前,陈盆滨也是一位渔民,小学毕业后,在船上度过了9年的光阴。之后是边打工边跑步,从一名业余爱好者,变成了一个传奇。
第四样纪念品,藏在陈盆滨的外套里面,这是在乘飞机前往南极之前,在智利花了600元买的一根银链子,上面挂有一个小地球的吊坠。“以前捕鱼的时候,我只是一只井底之蛙,现在我跑遍了整个地球。我喜欢这个吊坠,也喜欢自己的人生经历。”陈盆滨说。
A
南极险阻
10万元参赛费,零下30℃的极寒,11级大风,仅6人参赛,跑100公里……他把贴身衣服脱下来时,全部都是冰。
早在4年前,陈盆滨就萌发了前往南极的念头。为了这次挑战,他做了精心准备:让人往自己身上倒冰水,在一个私人冰柜里锻炼抗寒能力。今年夏天,他一头扎进了黑龙江的雪乡,之后又踏上了海拔3700米高的四川稻城。
但事后发现,这些模拟环境的备战,只是白费力气。“南极气候多变,经常让你措手不及。”他说。
本次南极马拉松只发60张门票。陈盆滨交了10万元的参赛费,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在智利集结。原计划11月17日上午8点半出发,临起飞前半个小时,组委会却突然通知,因为天气恶劣,出发时间推迟。一天之后,队伍才得以成行。
开赛时间也一再延后,直到11月20日,100公里的极限马拉松比赛才正式鸣枪。
这场赛事全程在南纬80°以内的南极圈内进行,常年平均温度在-20℃至-30℃之间,海拔900多米,出现风暴的可能性极高。赛事主办方发出警告:不要让皮肤长时间裸露在室外,否则有冻伤甚至截肢的危险。在这片内陆,企鹅都难以进入。
一同前往南极的大多数是参加普通马拉松的运动员,参加极限跑的人数不断减少,临发枪时又有一名选手退出,最终只剩下6人参加。这是六名真的勇士,他们置身于零下30℃的极寒,还要顶着11级的大风。通过比赛视频可以看见,刚刚出发的陈盆滨就被吹得东倒西歪。“不起风的话,你的手放在外边半个小时,一点事都没有。一旦起风,你手放出来,一分钟就让你疼得要命。组织方说,这是历年来天气最糟糕的一次。”这给陈盆滨的赛前计划带来了极大挑战,“我肯定能够完赛,但之前我还想着破纪录、拿名次呢,起跑之后就会发现,实在是太难了。”
出乎运动员们的意料,南极的雪地很软,事先准备的钉鞋根本抓不住地,“本来我们跑步是有巧劲的,叫做后推跑,但在这里完全用不到,只能用蛮劲,硬跑。”
狂风卷起的浮雪不仅让运动员很难发力,同时也掩盖了路标,“我问组委会能不能把路标压一下,但他们说不可以。”此前,南极极限马拉松的纪录是11小时,在大风与寒冷的双层攻击下,破纪录的梦想仅仅延续到了第三圈就宣告夭折了。“冷,身上感到疼痛。”第9圈达到了身体的极限,“当时感到特别冷,头晕,进了帐篷后,就不想出去了。”
跑着跑着,汗流出来,立刻就结成了冰。他穿了三层衣服,防风衣、速干衣、紧身衣,把紧身衣脱下来时,全部都是冰。每一圈是10公里,每位选手要跑10圈,跑到后程,陈盆滨每跑一圈,就要换一次衣服。即便如此,还是无法避免受伤。几天之后回到国内,他撸起袖子,左手腕已经被冻得发黑。
环境恶劣,陈盆滨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13小时57分46秒,他没能改写纪录,但还是获得了冠军。让他欣慰的是,名列第2的意大利选手在2小时零6分之后才完赛。
“又能完赛又能拿冠军,还是很开心的。”陈盆滨说。历时4年5个月,他终于完成了七大洲极限马拉松的大满贯,实现这一壮举的,目前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
回程的飞机上,陈盆滨美美地睡了一觉,之后只有一个感觉:饿。“刚吃完一顿没多久,就又觉得饿了。”他说。饥饿的状态大约持续了一周,才恢复到了正常的模样。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