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晨进行的美网女单比赛中,李娜轻松地以2比0击败瑞典选手阿维德森,晋级第三轮。赛后新闻发布会上,IMG公司高级副总裁、娜姐的经纪人埃森巴德表示,此前“禁药门”的始作俑者、《纽约时报》杂志撰稿人布鲁克·拉尔默已经给他发来正式道歉信,承认文中出现了如成都商报此前指出的翻译错误。【相关新闻:纽约时报记者正式向李娜道歉:称禁药系翻译错误】
上周日,《纽约时报》杂志的一篇《李娜,中国网球叛逆者》,由于涉及到李娜被迫服用类固醇的敏感内容,即刻在国内各大媒体炸开了锅。本周二,成都商报记者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了文章作者拉尔默,后者承认这句话是从李娜自传上《独自上场》转述、而并非李娜本人口述。不过,成都商报记者和《独自上场》对比后发现,李娜自传原文为“有激素的药物”,并非《纽约时报》杂志上的“类固醇药物”。再经过多方求证后,《成都商报》前天独家刊登了拉尔默文章存在翻译错误、进而引发误会的报道,引发国内媒体广泛转载。在当天晚些时候,《纽约时报》也在其印刷版及网站给予了更正。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也联系到了《纽约时报》北京分社工作人员柳小姐,据后者透露,“拉尔默并不是《纽约时报》的正式记者,他是一位自由撰稿人。”成都商报记者昨天一直在尝试联系拉尔默,但截至记者发稿时,他一直没有接听电话。
一篇稿件 三大事实错误
当事记者道歉
拉尔默在发给埃森巴德的邮件说,“感谢你协助安排了这一次我对李娜的采访,她是一个很棒的球员,人也非常好,我希望这一切在文章中反映出来了。同时我要提醒你与李娜注意,在《纽约时报》的印刷版及网站上都刊印了更正。在她的自传中,李娜写自己第一次退役的最初原因是健康问题,处在压力之下的她需要服用有激素的药物(hormone medicine),但她对这些药物是过敏的。不幸的是,我们在北京聘用的一位值得信赖的翻译却将这一段错误地翻译成了类固醇药物(steroid pills)。我的编辑已经刊登了一则更正,但我首先想联系到你与李娜表达我的歉意。 ”
其实拉尔默在这篇1万余字的稿子里犯下的错误还不仅于此。早在本周一,编辑克莱尔·古铁雷斯就在网站稿件的最下方作出一则更正,“李娜2012年参加的罗杰斯杯网球公开赛举办地点是蒙特利尔、而非报道的多伦多。”而在两天后,即当日出版的成都商报指出拉尔默本人并没有当面采访李娜关于类固醇的问题、并且文中的说法与李娜自传的表述不符后,《纽约时报》又在本周三特意在网站及印刷版上作出更正,“之前我们提及的2002年李娜感觉压力巨大时服用的药物,是 ‘有激素的药物’,而非本文之前刊登的‘类固醇药物’”另外,“让李娜服用药物的是‘领队’,也非之前刊登的‘主教练’”。
就这样,拉尔默在一篇文章里犯下三处重大事实错误。其中两处都引起了中国媒体及当事人的强烈反弹。李娜当年的主管教练余丽桥和当时分管网球项目的湖北省体工队副队长王沛对“禁药说”予以坚决否认。王沛说:“类固醇是一种非常低端的兴奋剂,我们那个时候备战,兴奋剂检查是非常严格的,怎么会做这种傻事?”余丽桥也表示,“我根本不相信是李娜说的这句话!”
娜姐感到“非常担心”
还是大度接受道歉
一般来说,《纽约时报》这样美国的主流报纸很少犯这样的错误。成都商报记者昨日翻阅了《纽约时报》及周日版的《纽约时报》杂志,发现除了这篇《李娜,中国网球叛逆者》有两处外,其他的报道均未出现更正。
在接到拉尔默的道歉信后,李娜的经纪人埃森巴德大度地用网球术语表示,“每个人都会出现双误。 ”显然他不会再追究。李娜什么态度?据埃森巴德透露,在最初得知这一风波时,李娜曾表示自己感到非常担心,“她完全不知道《纽约时报》杂志的这篇文章会提及这样的内容,她跟我说自己并没有在与文章作者拉尔默的交谈中提到过任何有关这些争议的内容,她感到自己就像是蒙在鼓里。”在埃森巴德经过与作者本人的反复确认之后,拉尔默承认了在引用李娜自传《独自上场》一书中的相关内容时出现了严重的翻译错误,以至使用了具有争议性的词汇“类固醇药物”,才最终导致了所谓李娜被教练强迫服用禁药的错误信息。
不过李娜还是很高兴对方能及时认错。“因为每个人都会出错,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出更正,所以她很感谢对方能这么做。”埃森巴德表示。
《纽约时报》:
作者是自由撰稿人 翻译是他自己联系的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了《纽约时报》北京分社,工作人员柳小姐表示他们也是第一次知道这个事情。《纽约时报》北京分社随即展开了调查。随后,他们回复成都商报记者称:经查实,拉尔默并非《纽约时报》或《纽约时报》杂志的记者,而是一名自由撰稿人。拉尔默现在正在北京,他在中国已经待了接近10年,此前曾先后担任美国《新闻周刊》驻布宜诺斯艾利斯、迈阿密、香港和上海分部主编。随后,他成为作家及自由撰稿人,著有《姚明传》英文版一书,平时还给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纽约时报》杂志供稿。
不愿透露具体姓名的《纽约时报》中文网的负责人在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篇稿子有可能是在中文翻译成英文时出了问题。随后,柳小姐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纽约时报》北京分社昨日下午联系上了拉尔默,后者解释称,的确是因为他自己找的翻译出现了翻译差错,才导致了这场误会。柳小姐还进一步解释称,《纽约时报》北京分社只有记者和中国助理,并没有翻译一职,所以不可能是他们那里的工作人员出的问题。尽管如此,《纽约时报》在本报28日独家报道了该文存在翻译错误、引起巨大误会后,仍然立即在其印刷版及网站上予以了更正。
《纽约时报》杂志
《纽约时报》杂志是《纽约时报》的周日补充版,与同天出版的《纽约时报》一起发售。这本杂志于1896年9月6日创刊,创刊号刊发的一张照片是报业史上首次出现的图片。从此之后,《纽约时报》杂志就以其精彩的图片、出色的专栏闻名于世。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