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自丹麦的一座小镇,她叫安内特・弗雷兹科夫,当地时间上周日她在安徒生的童话国度完成了马拉松童话。去年40岁的她决心完成一年跑366个马拉松(马拉松长度42.195公里)的壮举,从2012年7月15日开始,到当地时间上周日结束,她穿坏了20双鞋,花费了1824个小时,跑完了两倍于丹麦海岸线长度的15443公里,终于完成了目标,并创造了世界纪录。(注: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官网数据,在弗雷兹科夫之前,世界上在一年内完成马拉松最高数字是106个,也是由一名女性创造)
弗雷兹科夫给自己下达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初基于一张诊断书。去年她被诊断为多发性硬化症(一种中枢性神经疾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肢体麻木、肌肉僵硬、视力模煳等),被告知再也无法长跑,但她却用一次全程马拉松推翻了医生的断言。到现在,她没有吃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任何药物,也没有出现过病症发作的先兆。当她跑完的一刻,弗雷兹科夫很难形容现在的心情,“太高兴了,这就是梦想成真吧。”神奇的她还会继续奔跑,她的故事激励了全世界的人。
昨天,成都商报记者通过越洋电话独家专访弗雷兹科夫,为你揭开马拉松狂人的神秘面纱。
“完成一个马拉松约用5小时”
成都商报:马拉松是非常消耗身体的运动,在决定一年跑366个马拉松前,你做了什么准备?
弗雷兹科夫:我没有做特别的准备。2010年10月31日我跑了人生第一个马拉松。在2012年7月15日准备跑366个马拉松前,这一年我已经跑了41个马拉松。我觉得最重要的准备是心理和精神上的,我告诉自己这个计划并不庞大,只要你把它拆分成每个小的部分,然后每天去做。
成都商报:目前为止,你跑马拉松的最好成绩是多少呢?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弗雷兹科夫:我个人最好成绩是3小时36分钟,去年春天在哥本哈根。但是在实行一年跑366个马拉松的计划时,我跑得慢一些,在5小时左右完成。这样能让我的体能不至于被耗尽,还能进行第二天的马拉松。
成都商报:在实行你的一年366个马拉松计划时,你每天都是一样的节奏度过吗?
弗雷兹科夫:差不多是的,早上6点45闹钟响的时候我就起来了,穿上运动服,叫醒孩子们,准备早餐并和孩子们一起吃。那时候我的丈夫一般已经在工作。孩子们吃完早餐后骑车去学校,我开车到当天跑马拉松的起点。大多数时候,跑完马拉松后我会有朋友聚会,然后我会花一小时写博客。有时候我会送孩子去培训,或者去逛街。一般,晚上我都会放松身体,以准备第二天的马拉松。
“每周我会进行一次物理治疗”
成都商报:你每天跑完一个马拉松后如何恢复体力?
弗雷兹科夫:每天晚上我会用电极刺激我的腿部肌肉群,有时候我尝试抬腿很困难,这时候你甚至需要用电熨斗。每周我会进行一次物理治疗。丹麦最大的一家医院对我跑马拉松进行细致的关照。每个月我会去做一次检查,包括骨骼和肌肉的核磁共振。
成都商报:你每天跑马拉松消耗这么大,但身材匀称,想知道你的食谱是什么样的?
弗雷兹科夫:我早餐吃燕麦片,酸奶酪或者加芝士的全麦面包。但我吃的量不多,因为在我跑步的时候我会吃一些东西,比如抹有巧克力酱的面包,香蕉、甘草糖和能量棒。同时还喝一些苏打饮料。
成都商报:现在不少人因为减肥运动后不敢吃晚饭,你跑完马拉松后晚上还吃东西吗?
弗雷兹科夫:当然!我甚至比平常以前吃更多的冰淇淋,还会吃香蕉,在睡前一小时吃。
成都商报:很想知道什么样的动力让你每天如一日坚持跑马拉松?
弗雷兹科夫:其实,每天跑一个马拉松在最初的时间里并非有那么大的乐趣,但我喜欢跑步。我跑步的时候,有不少人跟着我一起跑,告诉我我的经历如何鼓舞他们,这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激励。
成都商报:你从跑马拉松中到底得到了什么?
弗雷兹科夫:因为跑步我变得更加强壮,精力充沛。我并不是天生就这样,但现在我坚持每天跑马拉松,我看到了以前从未想过的事情。被查出多发性硬化症后,我一直没有吃药治疗,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出现任何发病的先兆。
“接下来我还会继续跑下去”
成都商报:如果有人看了你的故事想尝试跑第一个马拉松,能不能给点建议?
弗雷兹科夫:刚开始不要跑太快,要慢一点,等你的身体适应这样的强度后再加快一点速度。更重要的,你任何时候都不要怀疑自己。不要看向窗外,然后问自己,当我投入训练我是否能坚持每天在马路上奔跑,你只需要做的是坚持你的计划并做到。
成都商报:在完成一年跑366个马拉松的壮举后,很想知道你下一个挑战是什么?
弗雷兹科夫:我现在还暂时没有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我刚完成一年的计划,我觉得是时候庆祝一下。我喜欢跑步,接下来我还会继续跑下去,也许我会把一次的距离拉长,比如100公里。
成都商报:现在不少中国人开始喜欢跑步,而且在中国一些城市有马拉松比赛,如果中国有比赛邀请你,你会来参赛吗?
弗雷兹科夫:当然,我会非常高兴。其实,我去过中国一次,去年在北京。我丈夫的弟弟在中国定居。
成都商报:北京最近几年都在办马拉松赛,你有看过吗?
弗雷兹科夫:没有,但我听说过。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