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是赛场上最可爱的人:那些读不懂的健将们(图) |
www.sinoca.com 2011-02-01 网易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几天前,中国网球选手李娜在澳网获女单亚军殊荣,实现她个人历史排名新高。澳网一战后,李娜先感谢赞助商、对中国观众“不敬”等消息随即不断传出,却无碍公众和媒体对中国体坛在姚明、刘翔外又多出一名世界级“民族英雄”的欢呼。与她捧回的亚军相比,她所展现出来的个人魅力更能征服观众的心。
1、那些看不透的健将们
多少年来,对于在体育赛事上的夺标中国运动员、对于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体育工作者们,观众几乎一无所知。统一的面孔、闪闪发光的金牌之外,他们留给热情洋溢的观众的,大多只有一套“陈词滥调”。
“不会辜负领导的希望”
“我在这里要谢谢领导的关怀,不会辜负领导的希望,会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发扬当运动员时的拼搏精神,取得好成绩。”1976年出生的中国前短道速滑运动员杨扬在退役仪式上发表的感言,对中国观众而言可谓最“耳熟能详”的获奖感言了。
“为祖国争光”
非常感谢我们的教练,然后感谢我们花样滑冰的团队,感谢我们的队医们。更重要的是,要感谢我们的领导给我们的大力支持,能让我们再次在两年之后回到赛场上,为祖国争光。”在冰上表现得婀娜多姿的申雪,在2009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典礼”上发表了这番中规中矩地的感言。
“哪怕献出生命,也要重造女排的辉煌”
面对中国女排“江山不保”的重大挑战,当时的女排总教练王宝泉刚上任时铿锵有力地对着电视镜头说道,“哪怕献出生命,也要重造女排的辉煌”。此话略显绝望,但却不比体育总局排管中心主任徐利一席希望:“希望王宝泉带领的新教练班子,誓死一搏,发扬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坚持三从一大的原则,让中国女排重拾荣光。”
“别忘了,你们是中国人”
“我就搞不懂,为什么他们就不能为国效力,非得出国去执教其他球队?自己人把自己人打赢了,很有意思吗?”2008年,有“棋圣”之称的知名公众人物聂卫平,曾公开表示“不喜欢”一些在外国执教的教练。他表示自己“很不欢喜”这些人训练出一批选手、再来和中国运动员对抗,甚至提醒道:“别忘了,你们是中国人”。据当时一项网络调查纪录,60%的留言者不赞同他的观点。
“我代表的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
“我也曾经成功过,在女子乒乓球上,我曾经称霸过世界,连续8年世界排名第一,在那个年代里我是最好的。我服吗?我就这样被人看不起吗?如果是我个人我也认了,但我身后是中国,在这个组织里就我一个中国人,也只有几个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运动员。我代表的是13亿中国人,代表这么多运动员,还代表亚洲,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2009年12月14日,已在团委任职8个月的邓亚萍,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回忆起当年的运动员岁月时表示。
2、那些感动中国的人们
李娜在澳网夺得亚军后,她的表现也引起了外媒热议:原来中国还有这样的运动员。与李娜相似,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在比赛之外感动了中国。他们往往不仅为国争了光,也向人们展现了自我:个性、幽默、诚恳、哪怕无奈。
李娜:“能不能让那些中国人别教我怎么打球?”
澳网上的李娜,让中国人和外国人都见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运动员。北京奥运赛场上,她面对中国爱国观众响彻全场的加油助威声,愤怒地冲着观众席大喊“shut up!”(“住口!”);闯入今年澳网四强时,她毫不掩饰地感谢丈夫:“感谢我的老公,是你当了我的出气筒,谢谢你一直都忍耐我的坏脾气”;澳网决赛第二盘一个发球局被破之后,她对英籍主裁判艾利森低语,“你能不能告诉现场的中国人不要教我怎么打球?”;夺得亚军后,有记者告诉她国内可能有几千万人在观看她的比赛时,她脱口而出:“这么少?”... 三言两语,观众仿佛就已经透过报道读懂了李娜:不完美,个性张扬,但是真实。
姚明:“我又没有死,我正喝着啤酒”
“我又没有死,我正喝着啤酒,吃着炸鸡呢。你们在期待什么?葬礼吗?”2010年,姚明再度受伤导致赛季“报销”后接受采访时说了以上的话。世界最著名的体育电视网ESPN将这句话收入到“2010年经典语录”中。2002年进入NBA的姚明被中国人奉为骄傲,但他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最终也征服了其他国家的观众。有趣的是,姚明刚到美国打球时,曾多次不愿意使用扣篮来震慑对手,“因为扣篮被当作一种个人主义,在中国是不被认可的”(姚明教练拉尔默语)。
丁俊晖:“我夺得了冠军,因为我打了一场好球”
“我很高兴,也很激动,但请大家不要太激动。我夺得了冠军,因为我打了一场好球,并不是另一个时代的到来。也希望下次我没发挥好的时候,也不要说是我让一个时代终结,谢谢。”2009年,夺得英锦赛冠军后的丁俊晖回答记者问时如此说道。被媒体誉为“体制外的奇迹的丁俊晖”,甚至没有顾得上感谢谁。
周洋:“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
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上,1991出生的年轻运动员周洋夺得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金牌。比赛结束后,被要求发表感言的周洋真情流露道,“拿了金牌以后会改变很多,更有信心,也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与习惯性感谢组织的感言迥异,周洋被充满人性的话感动了很多人。
小山智丽(何智丽):“不管你打得怎么样,你始终还是中国人”
“我那么喜欢乒乓球,没有理由不打的。练球肯定是要比的啊,光练不比怎么能行。我能坚持这么多年,完全出于对乒乓球的喜爱。不管你打得怎么样,你始终还是中国人”。“出走”国家队多年之后,嫁到日本又离婚的小山智丽对媒体说了上述一番话。20世纪90年代代表日本队击败邓亚萍后,中国观众对小山智丽的印象,曾经只剩下被媒体过度渲染的一句日语:“呦西”(太棒了)。
3、运动员首先是人,而后才是“英雄”
感动普通人的非金牌与“英雄”称号,而是运动员本身
李娜“澳网之旅”完结后,有外媒将称“她不是典型的中国人”。个性鲜明的“湖北妹子”,在外国人眼中却成了非典型中国人,足见中国运动员在国际上留下何种印象。事实上,无论李娜战绩如何,她都已是个不折不扣的“体育偶像”。体育专栏作者颜强就曾写道,在一个大众体育参与程度非常低的社会,“体育偶像”所能带来的“幸福感”是需要的。人们热爱观赏体育赛事,并非为了运动员脖子上挂满的金牌和僵硬的微笑,更不为他们的“民族英雄”称号,而是这些“体育偶像”通过运动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姚明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作为集体项目运动员,他感染观众的不是“夺金”、而是他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乐观向上的气质。
“世界是平的”,有优秀的运动员才有真正的“体育大国”
无可否认,体育竞赛、国际赛事,几乎天然能激起人们的国族认同。但全球化时代,世界已经变“平”。30年前,对自信极度渴求的中国借助举国体制筑起了“女排之塔”,今天,一直只顾得上往高塔“添砖加瓦”的中国人,却不得不去顾及高塔的“塔基”──组成这份荣誉的一名名个体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观众为率领美国队对战中国的郎平加油的一幕,时刻提醒着国人,“为国争光”早已有了另一层涵义:当大洋对岸的另一国将一名中国人奉为其师,这岂非中国更大的光荣?[详细]
结语:也许,多年以后人们仍能记住的,不是“飞人”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上的豪言──“亚洲有我,中国有我”;而是上海游泳选手徐磊在“十运会”男子获季军后的真心话──“不是天才千万别做运动员,太累了”。一名运动员之所以受人尊敬,绝不仅因为其在体育领域的骄人成绩、也不仅因为他或她身后飘起的国旗,而是作为普通人的可爱之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