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的陈芳,举手抬足间透着同龄人没有的干练,但这却掩饰不住眼中的一丝疲惫和酸楚。
人生最好的21年,儿子在“吸毒、戒毒、复吸、再戒毒”的恶性循环之中度过,陈芳咬着牙陪着儿子一路扛过来。
现在,面对再次复吸的儿子,深感无力的陈芳不得不寻求外界的帮助,“谁能帮我救救他?!”
晴天霹雳:儿子16岁吸毒
我们的见面地点,约在一个咖啡馆里,陈芳喜欢那里的安静。
中午离开家之前,陈芳和前夫刚刚给儿子做了尿检,结果让她很失望,面对一周前赌咒发誓不再碰毒品的儿子,陈芳狠心下了驱逐令:“戒不掉,你就搬出去,不要住家里了。”
陈芳的嘴角抽动了几下,低下头看着面前的咖啡杯,沉默了起来。
她曾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
在上世纪90年代初,陈芳是最早一批下海经商者,生意很不错。“每天早出晚归,除了生意还是生意。”陈芳后悔给儿子的时间太少。
可是,那个时候,儿子乖巧可人,在外地跟着别人学唱歌,“唱得可好了。”
正当生意风生水起的时候,陈芳发现儿子变了。“孩子明显瘦了,生活习惯也完全改变了,晚上不睡觉,白天起不来。”但陈芳怎么都没想到孩子会吸毒。
直到发现儿子屁股上的一些脓包,陈芳才起了疑。此时,要账的人也找上门来。一再追问下,儿子承认,自己吸毒已经有一年多了。
吸毒时,这个酷爱唱歌的儿子才16岁。
“晴天霹雳,气得不行。”陈芳扶着额头,顿了顿。
愤怒又自责的陈芳把儿子送进了戒毒所,此后,儿子被强制戒毒多次,每次一回到原来的生活圈子,就开始复吸,之后又戒毒,周而复始,始终没有彻底摆脱毒品。
跟踪取证:险情频发也害怕
为了让儿子戒毒,陈芳想了无数的办法。
她曾经把儿子关在家里,毒瘾发作时,和亲戚一起把他捆住,用毛巾塞嘴,怕惊动了左邻右舍。
她曾数次乔装打扮,跟踪儿子行踪进行“侦查”取证。2011年冬天,陈芳悄悄跟在儿子身后,跟踪了2个月,摸清了他买毒、吸毒的窝点,写了举报材料寄给重庆市公安局。
不久,警方严打,儿子也在吸毒的现场被抓,被送进了戒毒所,又开始了2年的强制戒毒。
“有一次,我跟踪他到了南岸一个医院附近的小巷子里,发现他正在跟两个人交易毒品。我还没来得及有什么举动就被其中一个人发现了,那人吼了一声,儿子慌慌张张地跑了,那两个人推搡着我,见我狠狠地摔到地上也跑了。”
陈芳说她吓傻了,可事后却有些庆幸,还好巷子外面人比较多,不然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
险情在陈芳“侦查”时常常发生,即使她每次出门都会小心地变换着装,裹着大衣,包着围巾,或者打着伞。
“我不是不怕,也担心出去了会不会回不来,可我还能怎么办?怎么办?”陈芳说,除了让儿子关在戒毒所里,她已经想不到其它更好的法子。
几近崩溃:被气得要跳楼
陈芳也实行过经济控制,不给他钱,可儿子就拿着家里的东西去当铺抵押,“可我更怕他破罐子破摔,去偷去抢呢?那就是祸害别人了!”
事实上,儿子确实有一次因为要不着钱,跟着其他人一起去偷东西,虽然后来由于证据不足被释放,但陈芳心里还是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除了这些,陈芳更害怕儿子干出其他过激的行为来。
曾经有一度,陈芳带着儿子一起到外地去开餐馆,希望远离身边的毒友。结果,儿子不时偷跑回重庆,半年多后,陈芳不得不匆忙结束了生意回到重庆。
“眼神游离不定,脸色黄中泛青、又干又涩,没有一点光泽。”多年的“斗争”让陈芳成为了半个专家,“有时候他表面答应戒毒,其实没有戒。观其言,察其行,他的每一个细微举止都瞒不过我的眼睛。一看他的表现,我就能准确判断出他是否吸过毒。”
自从儿子开始吸毒,家成了硝烟迷漫的战场,战争一触即发。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