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妓女”的身份是伴随潘玉良一生的苦难。尽管她努力抗争,人们还是如苍蝇叮蛋般,绕着这个话题不放。陈独秀意识到潘玉良的才能无法在这种环境下得到赏识,便建议她去法国留学,并利用自己在教育界的影响争取到公费留学的名额。
不因才华而放弃抗争
她是有才华的。在留法时期,潘玉良参加意大利美术展览获得了奖章和5000里拉的奖金。1926年她的作品在罗马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荣获金奖,打破了历史上没有中国人获得该奖的纪录。徐悲鸿对这位师妹评价甚高:“夫穷奇履险,以探询造物之至美,乃三百年来作画之士大夫所决不能者也……士大夫无得,而得于巾帼英雄潘玉良夫人。”
后来,她曾回上海美专任教,担任过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举办了“中国第一个女西画家展”。在她的画展上有一幅名为《人力壮士》的作品:一个肌肉发达的男子在努力搬开一块岩石,石头下是绽露笑脸的一朵花。当时正值日本入侵东三省,这幅画象征着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却在收展时,被人蓄意破坏,写上了“妓女对嫖客的颂歌”。潘玉良又一次求学法国,这一走就再也不曾回国。
背井离乡
潘玉良自称“三不女人”:不谈恋爱、不加入外国国籍、不依附画廊拍卖作品。她客居海外40年,终日在卧室作画,靠友人接济度日。生前几乎没有卖出几幅画,在死后的一段时间里也是默默无闻。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