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碎馒头,再喂到女儿嘴里,这样的动作重复了15年
53 岁的李焕梅掰下一块馒头放到自己嘴里,细细咀嚼着。她怀中的女儿迫不及待地张开嘴,像一只待哺的幼鸟。嚼碎的馒头,从母亲嘴里喂到女儿的嘴里,这个动作已经重复了15年。从弃婴到少女,这个抱养回的脑瘫女儿就这样被一口一口喂大。15年光阴坚持的背后,这种跨越血缘之爱的人性之美更令人动容。
2001 年冬的一天,当时在大同市五医院做清洁工的李焕梅看到门诊走廊有一个襁褓,里面包裹着一个气息奄奄的女婴。尽管推断这个弃婴肯定患有某种疾病,于心不忍的她还是将孩子抱回了家。当时李焕梅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很快,李焕梅发现从医院抱回家的孩子果然有许多地方表现异常,甚至不会吮吸奶水。经过医院诊断,这个弃婴患有脑瘫。“怎么办?”亲戚好友们知道这个消息后,都劝李焕梅放弃。“毕竟是条生命,我狠不下心!”心地善良的她又将孩子抱回了家,还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赵丽坤。
丽坤属于重度脑瘫,只能躺在床上,手脚不能正常运动,也没有语音功能,一个更为糟糕的现实是,小丽坤连咀嚼吞咽的功能都不具备。为了她,李焕梅和丈夫赵玉春只能一人出去打工养家,另一个在家全天候照顾她。
“一顿饭喂下来,得两个小时,每天花在三顿饭的时间就是六个多小时。”5月23日中午,记者在李焕梅家采访时,她正在给孩子喂饭。由于小丽坤不会咀嚼,不会吞咽,李焕梅得把食物嚼烂,一口一口地喂到她嘴里,再用奶瓶里的流食冲进食道。15年来,在这间借居来的小屋内,这个动作每天都在上演,从未间断。
长期以来,因为饭熟后首先要给丽坤喂食,常吃冷饭的两口子都患上慢性胃炎,长期抱着孩子低头喂食的坐姿,也让他们落下程度不同的颈椎和腰椎病。“只要小丽坤能活得舒坦,我们做父母的这些都不重要。”
小丽坤今年15岁,大致有3岁孩子的智商。当赵玉春要接替妻子继续喂食时,丽坤发出一阵低声的呜咽,这代表她此时并不乐意这样做。而当李焕梅轻声告诉她: “妈妈要吃药了,吃过药再喂你。”丽坤停止发出那种奇怪的声音,乖乖地让抱在爸爸怀里。“看,孩子多懂事,知道心疼妈妈。”
在李焕梅夫妇眼里,小丽坤就是他们的亲骨肉,容不得别人对此说三道四。有一次,一名亲戚实在忍不住说了一句“真不知道你们这么大的辛苦养这么个废物干啥”,李焕梅咆哮着把人家赶了出去。“孩子身体有残疾是老天的不公,我们把这条命捡回来,就是要弥补这种命运的不公,让她少受些苦。”
竭力弥补小丽坤遭受不公的李焕梅却迎来了命运对自己“戏弄”。从去年开始,她感到身体越来越差,体重也突然下降,今年3月经医院检查后,被诊断患上食道癌。由于这个家庭常年靠一人打工维持,收入微薄,除了供养两个亲生孩子外,剩下的都用于丽坤药物支出,不仅毫无积蓄,就连所住的房子都是借居亲戚的。李焕梅查出病后,由于无力治疗,无奈选择了放弃,目前身体每况愈下,食道已经不能吞咽食物,每天只喝一些中药和流食。
李焕梅患病后,赵玉春也无法外出打工,目前家中已经没有经济来源,全靠亲戚接济维持。“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给孩子上个户口,这样就能申请低保和残疾人补助,不管以后如何,她也有个未来,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由于当年没有办理收养手续,导致小丽坤的户口问题一直无法解决,这件事,成了身患重症的李焕梅的心头之痛。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