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婚纱高高兴兴游夫子庙
和伤友一起拍的婚纱照
轮椅上的夫妻相濡以沫
日常生活中两人相濡以沫
伤友见证下的别致婚纱照
扬子晚报网5月10日讯 都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窦贵争和董飘的缘分也起源于“共枕眠”,不过是前后脚在一张病床上。两个同样遭遇不幸后瘫痪的病友,因为治疗褥疮前后脚住到了同一医院的同一张病床上,因为询问就诊经历,相隔千里的两人煲起了电话粥,聊成了真夫妻。在全国脊髓伤友交流会上,他们和其他18名脊髓病友一起,呼吁完善社会无障碍设施,让脊髓损伤患者更方便走出家门。让这对夫妻没想到的,没能披上婚纱这个遗憾,在南京给弥补了。
18床,成了缘分的起点
董飘和窦贵争,都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变故,但两人都努力把苦日子过出甜味来。这两人的缘分,还是始于一张病床。
董飘的人生转折开始于一场车祸,在车祸前,她还是个在福州做着手机销售的普通女孩子,在车祸中,董飘的胸部的骨头穿透前胸和后背,能活下来已经是奇迹,但车祸后,董飘的胸部以下都没了知觉,再也无法站起来。卧床时间久了,董飘遇到了褥疮的问题。“因为褥疮的关系,那段时间经常发烧,一停药就烧得厉害,只能自己到处买药换药,都没有效果。”董飘说,当时她真的想过多吞几片安眠药,一下睡过去算了。2011年6月份,听说南某医院治褥疮很有效,董飘从福州赶到南京,在医院住了40多天,康复出院。
7月19号出院,26号董飘就接到了个陌生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当时还是陌生人的窦贵争。窦贵争也是个不幸的人,1998年在新疆打工的时候从三楼摔下,髋部以下都失去了运动能力。到南京也是为治疗褥疮来的,他在某医院住的也是18号床。看他对治疗没有信心,病房的病友说,之前你这病床上住的姑娘也是同样的情况,你可以问问她。于是窦贵争跟院长要来了董飘的电话,联系上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女孩。
8000元电话粥“煲”成夫妻
“其实刚开始电话联系也没有那么频繁,他住院的时候接我接到他一个电话,我跟他说我就是在这治好了,让他安心治疗,后来在整个住院过程中,他都一直没有联系我。反倒是出院之后,他又开始给我来了电话。”董飘说。
窦贵争讲,他从病友的介绍中,知道了董飘是单身,自己也是单身,所以就“有想法”了,但能不能追到董飘,他也没把握。出院之后长期只能卧在床上,远在福州的董飘成了他的精神寄托。刚开始两人聊治疗,慢慢的说起了自己的生活,于是董飘知道了窦贵争比自己大10岁,但生日恰好是同一天;知道了他曾经有位前妻,但出事之后照顾了他半年就离开了,还带走了5岁的儿子;也知道了窦贵争靠着一辆手摇小三轮到处找儿子,最后打官司要到了儿子的抚养权;还知道了找回了儿子的窦贵争还曾流浪了不少时间,2004年回到老家,自食其力开始新的生活……
在一通通电话中,两人互相鼓励,也越来越了解。2011年的平安夜,董飘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到窦贵争的老家见了面,两人的关系这才确认下来。别人娶媳妇要准备彩礼,窦贵争靠着两个多月8000多元“煲”出的“电话粥”,拉近了千里之外的女孩心。两年后,两人领了结婚证,正式成了夫妻。
在夫子庙穿婚纱留影
医院临时租来婚纱给他们圆梦
这次来南京,窦贵争和董飘是来参加南京医院举办的首届脊髓伤友交流会,20位脊髓伤友共同发声,呼吁完善无障碍设施,让脊髓伤友出门更加便利。医院也租来了大巴,带着这些行动不便的患者一起游南京。
昨天中午吃饭时,医院的工作人员和董飘聊天,谈到自己生活,董飘挺满足,在福州租的房子有政府买单,当地红十字会也将他们家列为了重点帮扶对象,董飘自己在家做点手工补贴家用,窦贵争身体情况较好,还能站起来,于是买了辆拉客用的车赚钱养家,日子虽然清苦,但两人互相扶持,也有滋有味的。唯一的遗憾是结婚时只领了结婚证,也没摆酒,自己没有机会穿上婚纱。医院的工作人员听着记在了心上,马上去婚纱店租来了一套婚纱礼服,到了夫子庙才拿给董飘看,给了董飘一个大惊喜。于是,借着一家饭店的地,窦贵争和董飘换上了礼服,饭店老板还热心地提供了花束,轮椅上的他们成了昨天夫子庙的焦点。有了18位伤友见证,他们也拥有了最别致的婚纱照。
记者还了解到,在来南京参加这个活动前,窦贵争在朋友圈内发现医院住着一位脊髓病人的求助时,立即通过微信向该病人捐出了50元。他说:“自己在困难的时候,也曾经得到社会50多位热心人的帮助。因能力有限,捐50元只是向病友表达一点心意。”这对夫妻去年还签署了遗体及器官捐献志愿书。他们希望能在逝世后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用于救人或科研,而这种捐献的举动也是对这一生所接受的全国50多位好心人的一种回馈。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