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作为“好未来公益基金会”的观察员,除了去试图直面中外教育的差别外,更希望从一些鲜活的人物身上看到教育在各国青年身上留下的痕迹。此文记录了美国的一个普通青年,这也是一路旅行记录的第七个世界同龄人,特别的是他曾经到过中国支教,或许,从他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一窥美国教育的点滴。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应该去做些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这样才不辜负那份对世界的好奇和青春的狂热。
这便是我见到 Justin以后内心对他的感受,这个1987年出生的美国男孩,用一份发现世界的眼睛在经营着自己的人生。
一次机缘巧合认识到了Justin,目前他正在美国UC Davis攻读博士。见到他的时候他第一句话便是中文“你好啊!我叫黄露洋,欢迎来到戴维斯。”后来才知道,他在中国待过三年,所以已经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了。
问到他当时在中国哪个城市停留时,我以为他会回答北京或则上海,但他居然告诉我在甘肃张掖。一番细聊后才明白他曾在中国做过一些很有意义的事情。
2010年,这个美国小伙背着包就去了中国,他并没有像很多旅行者一样去游玩中国的山山水水,也没有选择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去学习交流,而是把自己的目的地选在了中国较穷的地方甘肃。来到甘肃张掖,他很顺利地进入到了河西大学进行支教,给学生们教学英语。一待便是三年,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慢慢地喜欢上那里,他身体力行着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为什么当时会想到去中国支教?”或许这是很多人都会关心的一个问题。他告诉我因为当时觉得中国有些地方很穷,他想去帮助那里的人。他说:“在中国,甘肃啊,还有你的家乡贵州,在全国都是很穷的省份,那些地方因为资源缺少需要帮助,所以当时我就去了河西大学在那里教英语。我也很想去看看那里的世界是怎样的。”
Justin在甘肃时和当地人的合影
其实之前在媒体上已经看到过很多外国人到中国去支教的故事,但是当第一次这样的一个人物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内心还是会生出敬意。我记得自己也曾经和朋友聊过类似的话题,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有一颗想去支教的心,但是真正去行动的太少。而像 Justin这样从遥远的海外跑到一个其实与自己并不相干的国家进行支教,需要的除了热心,还有内心坚定的勇气与对此事的高度认可感。
三年的时间, Justin从一个一开始单纯地觉得中国穷想要去帮助的男孩,变成了一个慢慢适应中国的中国通。在他美国的家中的厨房里,我看到了很多中国的调料,甚至还有老干妈,他说现在自己已经有了个中国胃,时不时会怀念中国的食物。“中国的老百姓都非常友善,在张掖的时候很多当地人邀请我去他们家里做客,我慢慢地也爱上了中国食物。”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