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只能选择一种食物,让它既能代表中华饮食文化的特色,又能传递出古老东方文明的幽深与精妙,那么最后被选中的必然是饺子。
尤其每逢除夕之夜,北方人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热气腾腾的饺子。可为什么唯独饺子成为我国乃至周边国家数百年来的节日食品,而且数千年来的基本形制没有改变呢?
饺子的考古发现
饺子的诞生时间很早,至今在我国境内有三次标志性的考古发现:
1972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地区唐墓的发掘,在随葬品中的一只木碗里发现了若干摆放着的“饺子”,它的外形十分完整,形如半月,与现在我们吃的饺子如出一辙。经鉴定它的皮为面粉,馅儿因年代久远而难以辨识。
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的饺子
1978年,山东滕州的一座春秋中晚期薛国贵族墓葬中出土了一组青铜礼器,其中的一件青铜簠里盛放着一些食物,它们呈白色,个体为三角形,内包有屑状馅料。有人认为它可能是中国最早的“饺子”。
1981年5月,重庆市忠县一座三国时期的古墓里又出土了著名的“庖厨佣”,其厨案上摆放着花边形的陶制“饺子”模型。
三国时期的“庖厨佣”
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据此断定供日常食用的饺子早在26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呢?为什么它的身影会出现在春秋时期的薛国贵族墓葬的祭祀礼器中呢?
馄饨:饺子的变形
“饺子”之名其实出现得很晚,在此之前曾有“角子”的说法。关于“角子”,现在大都将之解释为“角”是饺子的形状,因为“交”既是音符,又与“角”相谐,“饣”为义符,所以“饺子”一名便由此而来。但“饺子”之名的普及却是北宋以后的事了。
其实在“饺子”产生之前,这种皮包馅的食物还有个更为古老的名字——馄饨。如今的饺子与馄饨泾渭分明,可古时却混淆并提,例如北齐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里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多数人认为颜氏所说偃月形的“馄饨”就是今天的饺子。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