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景区滑竿挑夫每天仅赚百元,今后恐“后继无人”。 澎湃新闻记者 陆兵 图
谈及滑竿,可追溯至几千年前,而通过滑竿来做生意,大约源自于晚清时期。作为峨眉山一种极具特色的代步工具,景区的一种时尚,一直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些滑竿的挑夫们,每天得抬着客人来回跑近20公里,脚板踏过几千个台阶,劳动强度巨大,但每天的收入平均下来只有100元上下,生意不好的时候仅挣得几十元。
目前,这些滑竿挑夫的年龄大约都在40岁到50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群,大部分是农民出身。而年轻一代的"80后"、"90后"大多都不愿从事这个辛苦的行业,即使愿意,坚持的时间也不长。
不过,也有挑夫表示,作为峨眉山景区的特色,滑竿很难有别的工具来取代,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平均每天仅挣100元
在峨眉山清音阁的台阶一旁,一群身强力壮的滑竿挑夫排成一个七、八人长的队伍,坐的滑竿的座位上轮流载客。没有客人时,他们会坐着点燃一根烟,喝一口水,顺便小憩一下。看到有游客途经,就会有挑夫站起来凑过去问:“要不要乘滑竿?”
石德就是这些挑夫里的其中一位。
石德是峨眉山本地人,从事了滑竿挑夫28年的他,可以算是这些挑夫里的“老大哥”了。和其他挑夫打扮一样,他头上戴着一顶橙黄色的鸭舌帽,身着浅色衬衫,衬衫外边套着一件绿色的工作背心,下身一条黑色长裤,一双破旧的军鞋。
由于长年劳累的原因,今年49岁的石德皮肤黝黑,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大,身材略显消瘦。
抬着一名游客沿着崎岖的山路上山下山走一个来回,费用是360元,不过这是滑竿分队的集体收入。每一个挑夫每天仅能获取100元左右的酬劳。如果遇到大方的游客,还可以得到或多或少的一笔小费。
石德每天6点起床,从家里骑着摩托车赶到景区,晚上人少了就收工,他每天的工作是抬着滑竿送游客上下山。
“每天能抬上个四、五人,来回个三、四趟就已经很不错了。”石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国庆节前两天主要是四川本省的游客居多,生意不是特别好,有时几个小时都只能坐着,赚不上钱。石德表示,3日以后,外地来的游客到了,每天应该可以挣上个100元。运气好的话,可以差不多200元,不过会比较辛苦。
石德说:“淡季的时候,有时仅能赚到个几十块钱,平均一年下来,每天收入也就100元左右。”他称,挑夫工作并非全年制,一个月干10天活,其余的二十天自己得在外打零工,兼做一些装修工作。“我没什么技术,也只能做这些体力活来养家糊口。”
可能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
在峨眉山,澎湃新闻记者发现,从事滑竿挑夫工作的人一般是40岁到50岁这一年龄段的人群,他们大多是出身农民,文化程度不高。
石德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累死累活的行当,有文化有技术的都跑到沿海发达地区发展,没技术的也宁愿在普通工厂里打工,也不会干我们这一行。”
坐在一旁的向师傅也提到,他们50岁左右退休,这个行业一般只招收本地人,很多都是自己的后代来继承,他也不知道退休后会不会有新人来接班。他谈及自己的儿子时表示:“我的儿子根本没考虑过做这行,我也不愿意让他参与,太辛苦了。”
“前几年,我尝试让儿子接我的班,不过几个月后,他便放弃了,现在在一家工厂打工。” 石德说,我们分队里最年轻的挑夫是28岁,他也估计现在的年轻人坚持不了太久,将来愿意长年做挑夫的人会越来越少。
在清音阁的挑夫中,最年轻的是33岁的彭师傅,作为刚入行几年的他心态比较乐观:“又能锻炼,又可以挣点钱。”正说间,客人坐上后,他又抬起滑竿,迈向了通往山顶的路。
滑竿有存在的必要
滑竿从古代开始就是四川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清末后,峨眉山就开始存在挑夫通过滑竿挣钱的现象。
尽管目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但石德认为滑竿还是很有存在的必要。他回忆,改革开放初期,山里的路面还没有石板路,走的是泥巴路。相比过去,现在安全有了保障。 “峨眉山的海拔高,我经常看到有些游客因爬山体力不支,他们会在疲劳时选择坐滑竿来休息,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他说,即使有些游客不惧旅途劳累,但外地来的游客本身对滑竿就充满好奇心,抱着“既然来了就坐一次”的心态,享受着坐在轿子上欣赏风景的过程。
石德说,滑竿是峨眉山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四川的一种民俗,很难找出其他工具来代替。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