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出的时候我开始学摄影。拿起相机到处拍,最初影像都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寻找拍摄元素。就这样,很多最初拍摄的人物都成了我随后跟踪拍摄的对象。最初拍摄的一部分图片当时觉得不是很好就随手给毁掉了,因为那时候的拍摄标准是以获奖才会被认可,几年后我就觉得很是后悔了。从那之后,我就再也没有随手扔掉过一张自己所拍摄的图片。
人的生命有时就像一粒种子,随风飘落在什么地方就得生根、发芽、成长,因为这种环境不是自己能选择的。哪怕这种生长有时是扭曲的,它也要生长。
我出生在60年代初,1971年开始上小学。那时候,孩子们没有什么玩具,许多十来岁的孩子闲着没事就四处游荡结伙打架。
我从小调皮胆大,经常带着弟弟爬高上低。当孩子“王”的我带着一群孩子经常四处惹事生非,所以,每到学校放暑假,母亲就让我和弟弟跟着她一起到单位上班。母亲一边工作一边监视着我和弟弟的行动。
母亲上班的地方是玻璃厂的木板仓库,方圆有一千多米的范围,到处都堆满了来自东北的木材。母亲干活儿的时候,我就和弟弟在很大的露天木板库房里到处跑着玩。母亲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坐在她旁边听大人们聊天说笑话。那时,母亲班上有个女工,是四川人。其他工人都是当地口音,惟有她说话是与众不同的四川的口音,所以我和弟弟就记得特别清楚。
那时,大家时不时地拿她开玩笑,说她跟了一个“大丈夫”。后来,我逐渐在大人们的说笑中知道她是她的丈夫以前用20斤全国粮票从四川换来的媳妇。那时我对这种事很不明白,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这种“买”媳妇的事在五六十年代、尤其是处于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那年代,贫穷人家的姑娘嫁人就是为了摆脱饥饿和贫穷。“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要嫁就要嫁铁路”,“军人是最吃香的对象”等等这些在当时都是很流行、很现实的口号。
我镜头当中的老三——一个残疾男子,为娶媳妇和很多的女子一一见面相亲,八年当中先后娶过四个女人。而八年当中这些女人先后和他结婚又离婚。其中的一个以嫁给他做媳妇为由骗了他几万块钱。直到2006年年初,他才“买”了个媳妇并生了个女儿。这个女人至今和他生活在一起……
他很有钱吗?没有。从1993年开始到2009年,他的父母为给他娶媳妇,先后花去近10万元的家庭收入……因为他是一个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的残疾人。
由于他是我的亲戚,我跟着他前后拍了前后三十年的图片,去过很多的乡村相亲,见过的女人有一个排。历尽曲折终于找到了一个女子为妻。
这本书刚上市的时候,老三告诉我说老婆又给他生了个儿子,他们家有男孩子了,这一代的家族总于有延续香火的人了。
1991年的时候,老三和母亲一起前往河南叶县去相亲
1998年冬天,老三和这个女子举行结婚典礼
结婚后新媳妇就是不和老三上床睡觉,每天屋外的沙发就是新娘子睡觉的地方
老三的母亲在开导儿媳妇,希望他们能睡在一起。
老三自己在蔬菜地里看性知识的书
一次,老三给媳妇喝的饮料里放进了10片安定,希望她睡着后和她同床。这段婚姻维持了不到一年
2000年11月1日老三和媒婆满怀希望的踏上了前去宁夏娶媳妇的火车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