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52年的全家福。二排左三为徐兰英,她左边为李金武(端女士供图)
南京六合区瓜埠镇台园村,是李金武出生的地方,他和这个仅有二十几户人家的村庄一别,就是半个世纪的光景。虽然他之前甚至连这个小镇位于南京都不知道,但这里的一景一物却都被他刻在了心底。1959年,因为贫穷,父亲将他和小他3岁的妹妹送到上海。从那时起,双方就都走上了长达50多年的寻亲路。让他们难以想到的是,今年年前,他们竟然从网上取得了联系。而就在昨天,李金武终于带着一家人,正式“回家”了。
见习记者 刘旌 快报记者 王颖菲
兄妹俩被送进孤儿院
李金武出生于1953年,家住六合区瓜埠镇台园村的马家大塘附近,家中还有1个哥哥4个妹妹。1959年冬,正赶上自然灾害。看着嗷嗷待哺的6个孩子,李金武的父亲李庭如愁白了头。听说上海情况好,他狠下心:送给别人,总比跟着自己饿死强。老实的庄稼汉肩挑扁担,一头坐着二儿子李金武,一头坐着大女儿李金玉,偷偷将他们二人带到上海一家孤儿院。
妻子徐兰英回家后,发现一双儿女没了,除了怨恨丈夫,更是痛彻心扉。在当时的条件下,她实在无力再去寻回孩子。等次年春天,她来到上海那家孤儿院寻找孩子时,却被告知孩子已被领养走了。
从此,徐兰英便开始了寻子路。按女儿李金梅的话来说:“为了哥哥姐姐,妈是念了一辈子,也怨了一辈子。”
两家人踏上寻亲路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一家想糊口就已不易,实在没有余钱去寻找老二老三。李庭如与徐兰英的争吵也越来越多,十几年前,李庭如搬离家中,与在南京的一个女儿一起住。在自责与悔恨中活了半辈子的他,最终于1999年去世。
2003年,李家的第三代也逐渐步入工作岗位,全家境况有所改善。而年纪越来越大的徐兰英对儿女的思念之情也愈发强烈。这一年,家里最小的两个女儿李金梅和李金霞决定正式踏上寻亲之路。起初,她们前往南京市区和上海寻找,却一直没有头绪。
三年前,李金梅让女儿在“中国寻亲网”上发布了一条寻亲信息。为了及时跟进信息,她还咬了咬牙买来了电脑,但在之后的三年里,“一个过来找的人都没有。”
52年后的第一次通话
一次,李金武一个读大学的外甥放寒假回家,他知道舅舅多年来都在找自己的亲生母亲,因此提出“帮你们在网上找找看”。一个星期前,外甥找到了“中国寻亲网”,在寻人信息里翻了四五十页后,突然看到南京六合一条“寻找李金武”的信息,外甥试探地问了问舅舅,“你是不是头顶左上方有个六寸长的疤啊?”李金武一听,心咚咚直跳,自己确实因为长疮在头顶留下了一个疤。按照寻人启事上的联系方式,李金武拨了过去。
这个电话被李金梅的女儿接到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虽然当时还没确认此人就是李金武,但李金梅已是兴奋不已。她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和对方进一步确认,“他记得我们家门口的池塘、房后的小山坡,记得小时候玩伴的名字……”除了信息的高度吻合外,李金梅看着屏幕里的“李金武”,越看越像自己的大哥李金元,“简直像双胞胎。”难捺心中的激动,李金梅请来母亲和兄弟姐妹反复确认。他们在当晚就认定了,这就是他们要找的李金武。而徐兰英老人更是激动得两手发抖、老泪纵横。
见面前,几夜没有合眼
两家人按捺着急切的心情,将见面的日子定在了1月25日大年初三。初二下午1点,李金武带上他亲自种的小米及其他土特产,和妻子、儿子、女儿、孙子、外孙女一家十口,坐着儿子李占强的车,踏上了“归家之路”。本打算当晚在山东休息一晚,但是他们一口气将车开到了安徽才停下。这一夜,李金武几乎没怎么合眼。
本打算9点再出发,可昨天早上6点多,儿子李占强就醒了,到父母房内一看,他们比他起得更早。匆匆吃了两口早饭,李金武一家又立即启程。
一进村,早已等候着的村民们就放起了早已准备好的鞭炮,20多分钟才逐渐停止。而心急如焚的李金武已经感觉不到耳边的喧闹,他在村民的指引下,一路冲进了自家院子几夜没合眼的老母亲及20多位家人正等在院内。
想找到杳无音讯的女儿
看见眼前的中年男子,徐兰英老人感到有些陌生,她本能地揽过李金武的肩膀,撩开他头顶的头发,直到看到李金武头顶的疤痕。“是的是的”,老人拼命点头,一把把李金武紧紧揽入怀中。而李金武也早已泪流满面,他像个孩子似的伏在母亲怀中,喊出了藏在心底52年的那声“妈妈”。
从上午一见面,李金武就和母亲以及兄弟姐妹们聊开了,小时候的事、以后的经历……憋了半辈子的话,就想全部从心底掏出来。李金武说,他计划在六合的母亲家里住两天,然后和河北、六合的家人一起,到南京玩几天。
不过,这家人心中还存有一个遗憾,就是大女儿李金玉至今还杳无音讯,他们希望通过快报,找到这最后一个流落在外的家人,热线电话96060。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