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已在苏州落户的安徽芜湖人李绪文而言,139××××7185这个极普通的手机号,实在承载了他太多的牵挂与希冀。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他这个当年四处找活干的小瓦工,如今已有了一二百人的队伍。生意是在做大,可自从1998年花7600元买了手机后,他就从没换过号――连做梦他都在想:某一天,手机中会不会传来儿子李祥的呼唤?
因为一桩正在“酝酿”中的诉讼,记者认识了非常冷静的中年男子李绪文。他准备状告江苏省涉外婚姻和涉外收养登记服务中心,竟只是为要一个地址!这个让人唏嘘感叹的离奇故事,要从19年前说起。
车站附近吃了碗馄饨,6岁儿子不见了
李绪文和妻子付桂花,原是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新林乡郭仁村的农民。1992年,两口子第一年外出打工,就是到苏州。在一处建筑工地上,李绪文当瓦工,付桂花当小工。1987年出生的大儿子李祥当时跟在他们身边,二儿子李顺比哥哥小两三岁,在老家跟爷爷奶奶过。
“1992年5月,临近农忙,妻子要回家帮忙。大儿子快6岁,也该回家上学了。”时隔多年,每每意识到苏州火车站的那一挥别,竟是最后一次见宝贝儿子,老李就懊悔不已!他记得,大概是5月15日晚上10点多,他在苏州火车站送这娘俩上了车。火车是过路的,将在次日凌晨到南京,然后娘俩再转车到芜湖。“这是我老婆和儿子第一次到南京,老婆想既然早晨就到了,又从没来过大城市,刚好在南京逛逛再走。”
5月16日凌晨,娘儿俩下了车,儿子喊饿,不多时,他们就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个馄饨摊,付桂花赶紧买了碗给儿子吃。吃着吃着,李祥说:“妈妈,我渴了。”看儿子吃得正香,付桂花就想,买个水还不快吗?于是也没多寻思,继续让儿子在馄饨摊吃,自己则飞快到附近去买水。四五分钟后,买好水的付桂花回到原处,呆得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不见了!去哪儿了?在哪儿啊?她像发了疯似地用安徽方言到处喊,到处找!
那一天,对李绪文一家而言真是悲惨至极:大儿子丢失了;孩子的妈妈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接受不了,精神失常,失忆了!而这一切,由于1992年信息不通畅,以及刚出来打工条件不好,没电话等联络方式,远在苏州的李绪文和还在芜湖乡下的爷爷奶奶都一无所知。
昨晚,李绪文跟记者提到这一段时,几近哽咽――后来,精神失常的妻子被送到了南京的遣送站,又隔了一周左右,她才蓬头垢面,只身出现在老家。谁也不知道这一路上她究竟怎么过的。年近六旬的爷爷听了大惊,他一方面联系不上李绪文,一方面也心存侥幸,想着或许赶紧找,能找到孩子。于是立马喊来各路亲戚,到南京以及芜湖周边城市去找。可惜的是,找了几天都没结果。亲戚只得再到苏州给李绪文传口信,此时,距孩子失踪,已经半个月过去了。
19年找寻最后终于知道,被美国人领养了
一年来南京四五次,持续六七年
李绪文一听就急了,赶紧丢了工作,跑到南京来找。这第一次找儿子,连着找了半个月,毫无收获。
“那时候怎么一点不开窍呢?刚出来打工,什么都不懂。你说,哪怕登个报,每个派出所跑一圈,到福利院去备个案,不就碰到了吗?”现在提起来,李绪文后悔莫及。但当时哪有这样的“先见之明”!
他告诉记者,自己第一次出来找儿子,已经是1992年6月了。一起来的还有几个亲戚,大家都是刚出来打工的农民,或者还是在家种地的,都是第一次到大城市,能想到的就是靠嘴巴和腿去打听。也乘过公交车,但大部分靠步行。他能想到的第一个地方是工地,儿子可能熟悉工地,会跑到工地找家人。但连着跑了好几个,都没线索。之后李绪文也去过几家派出所,得到的答复是,没有类似报案。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绪文最初尚存的希望被渐渐冲淡。而且唯一的见证人、妻子付桂花还失忆了,一点细节都没有。“那时候没想到在街上贴照片吗?”记者忍不住问,不料这正戳到老李痛处。他沉默片刻说,乡下条件差,家里人根本没照过相。“我和我老婆结婚,都没有照片,只写个名字、地址就行了。”他愧疚无比:李祥长到6岁,一张照片都没照过,找孩子时,他只能跟人比划着描述:“就这么高,1米左右,小孩白白净净的,不胖,见过吗?”可这样的孩子太多了,找起来无异于大海捞针。
1992年南京第一次寻子,前后用了半个月,徒劳无获。李绪文只得回去。但之后只要听到任何人提到有消息,就再出来找。就这么着,一年总要来南京四五次。如此持续了六七年,光车费也花了七八千元。同时,他们也在芜湖、铜陵等一带广撒网。“但凡有亲戚关系的,都托到了。我家、我舅舅、我表哥、表弟、姑姑家,家在四五个县,这几个县的人都知道我在找孩子;我在苏州打工,所有共事的人也都知道,知道孩子丢了,知道孩子妈妈为了这事精神不好在治病,苏州知道的恐怕得有几千人。”李绪文介绍,也就是为了找孩子方便,1998年刚兴手机时,他一年才挣一两万,就花了7600元买了一部。“在哪里都留这个号码,就希望能有消息。”这期间,只要有一点线索,他总会丢下工作,跑去看看,但每次都失望而归。
在夫子庙派出所终于找到“接警记录”
苍天不负有心人。2007年,事情陡然有了转机。李绪文的一个侄子提醒他,“听说南京夫子庙那一带走丢的人多,你们怎么不去夫子庙派出所找找?”这一提醒激起了付桂花尘封的记忆。她隐隐约约记起来,是带儿子到过夫子庙附近。
“夫子庙派出所的那位女所长,看我老婆可怜,就答应给她查查接警记录,一查,真查到了!”李绪文说到这里,声音也有些兴奋。
根据李绪文提供的接警记录复印件,记者看到,夫子庙派出所于1992年5月16日的确收到了一名“群众送来”的走丢了的小男孩。男孩自称叫李强,6岁,住“安徽新宁县繁昌乡”,父亲名叫“李树文”,母亲名叫“杨桂花”。“名字、年龄、丢失时间,都跟我儿子李祥情况吻合!”李绪文兴奋地解释说:“新宁县繁昌乡,是小孩把繁昌县新林乡说反了;李强、李树文,杨桂花,应该是方言的因素。”有了这条线索,夫妻二人简直喜极而泣!
孩子被送到福利院,又被美国人领养了
一切也似乎往顺利的方向前进:据派出所方面介绍,小孩送来后,所里曾登报寻人,但2个月后都没人找来,就只得放弃,送到南京市儿童福利院了。
“那么小的小孩,要一个人在福利院生活,想到这里,我和我老婆内疚死了,难过死了。”随后,付桂花和李绪文的侄子就去福利院打听,为了能顺利获知消息,他们还买了两千元的物品捐给福利院。
“福利院的院长确切地告诉我们,的确有这个孩子,并且还亲自教过他功课呢。但接着说,你们也别找了,孩子1995年已经被美国人给领养了。”这让刚喜悦起来的父母又一次陷入天昏地暗。这不是命运的故意折磨吗?怎么才知道点音信就远隔重洋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又进一步打听得知:李祥这个孩子非常聪明,一起送来的孩子都改名了,只有他坚持说自己原来就叫这个名字,不改。不过他一直以为自己是被父母遗弃了,所以进了福利院后,性格比较内向。
“知道这个消息,我们又惊喜又难过。”一直冷静陈述的李绪文,说到这里忽然声音哽咽,几乎放声大哭。
沉默了一会,李绪文接着说,这次福利院方面告诉他们:没有美国方面的地址。别说没有,根据有关规定,有也不能给他们。“我们也想,知道孩子生活得很好就行了。”就这样,2007年的寻访暂告段落。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