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富=成功?没有4千万身家的教授还要不要带学生? |
www.sinoca.com 2011-04-07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4月4日,北师大教授董藩发微博称,高学历者的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并对研究生提出要求,“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对此,多数网民持批评态度,认为教师不应用金钱来衡量学生。部分网民则认为这是一种激励。(人民网4月6日)
财富当然是衡量成功的标准之一,但不是唯一标准。而“高学历者的贫穷就意味着耻辱和失败”的逻辑,更是不敢苟同。古今中外,不知道有多少大师一生清贫如洗,但贫穷的生存状态并不能遮掩耀眼的事业成就和人格光辉。左拉说“贫穷是一笔财富”,三千年前的孔子尚提倡“有教无类”,门下贫富皆存,但在董教授眼里贫穷却成了耻辱,以如是狭隘和市侩的价值观来教书育人,不能不令人揪心。
如果按照董教授的这种逻辑,大抵有资格成为董教授学生的只有富人了――而且还只能是那种合法致富发家的大商人,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事业无论再“成功”,想必都难以拥有这么大的一笔财富。比如政府官员,纵然是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若是不贪污受贿,要拥有“4000万身家”也难如登天;再譬如董教授这样的学者和教师,就算是各种灰色收入,“4000万身家”怕也不容易。
既然财富可以衡量学生,自然亦可以衡量教师。行文至此,笔者倒是想请教一下董教授“身家”几何,有没有达到4000万的标准。因为按照董教授的“成功标准”,没有4000万身家的大学教授也不能算是成功的,终归是一个“耻辱和失败”的教书先生。而一个“不成功”的教授,又怎么可能教育出“成功”的学生呢?由此而引申,大概凡是没有4000万身家的大学教授都没有资格带学生,以免误人子弟耽误学生的前程。
不需要上纲上线,“没有4000万身价(家)不要来见我”本身就是一种媚富逻辑,隐喻着教育功利的现实语境。“大学之大,并非有大楼也,乃有大师也”。在上世纪30年代,大批的国学大师在北大、清华等学府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胡适、朱自清、沈从文、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但在近十几年来,大师已经绝迹。传统人文精神流失,取而代之的是工具教育理性,大学成了就业的跳板,或者培养官员与商人的摇篮。基于这样的大背景,董教授的话才会这般理直气壮。
社会现实价值观总是多元且具有短期性、易变性等特征,大学的价值观念由于受文化和历史沉淀的影响,具备摆脱短期功利狭隘性的特质,因此它可以制衡社会负价值的发展,担当起引领主流价值的作用。激励学生创富成才是没有错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作为教育者,以“财富=成功”的功利标准去衡量学生,不仅有失师范师德,还悖于兼容并蓄、公平公正的大学精神。(作者:陈一舟)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