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大概每一两个月就飞一次日本,我在日本的太阳能公司运作得还不错。”2月22日,记者在“SNEC第五届(2011)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暨(上海)展览会”上遇到了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海归学者赵春江。
他告诉记者:“日本规定每个中小学必须至少装有20千瓦的太阳能发电设备。全日本三万六千多所中小学,你想这是多大的市场。”与对日本市场雄心勃勃的预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赵春江对自己上海家里那套太阳能发电设备的无奈。
四年多来,他家不仅用电自给自足,还有平均每天10度的“余粮”流向大电网。然而由于国家尚无回购“剩电”的定价,国内通用的单向电表又不认识太阳能“来电”,这些“逆向”而来的电不但没有给赵春江带来好处,还让他倒贴了这部分电的电费。四年多来,赵春江自建的“家庭电厂”累计向电网送电8500 多千瓦时(度),倒贴电费上万元。
“悬崖”上的“家庭电厂”
中国最小的发电厂在哪里?告诉你,就在上海市莘庄地区的一幢13层居民楼的顶上。赵春江是这里唯一的工作人员,他是工程师也是抄表员,另外,他还是这个“家庭电厂”的实际出资人。
目前在家庭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并与电网并网的,全国仅此这一家。
“我这套家庭太阳能发电设备是2006年12月10日安装的,3天就完工了,2天后正式开始发电。至今已经安全、无故障、免维护地运行了1537天,累计发电12830多度。”4年多里,这套“解说词”赵春江已经对一百多家中外媒体说过,但他仍然不厌其烦地介绍、呼吁:“家庭太阳能电池发电技术已经成熟了,再不推广,我们被日本、德国落下得就太远了。”
记者一边听着介绍,一边扶着房檐跟着赵春江往前走,30多米高空的大风毫无遮拦地吹在身上。
这块13楼窗台外的立足地,很有些悬崖的意思,宽不足半米,后退一步就会跌下楼。身高一米八的摄影记者不得不单手摄影,另一只手拉住房檐。
站在窗台外,屋檐和肩膀齐高,记者看到了屋顶斜面上平铺的每块约1平方米大的22块太阳能电池板,电池板略微倾斜,与水平线保持25度夹角。
“22块电池总面积约21平方米,总发电功率为3千瓦,对于一个5口之家,这样大小的发电设备足够了。”赵春江把每一次记者来访都当作是科普的机会,他指着墙上一个红色的盒子告诉记者,“这是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逆变器,变成交流电电器才能使用;旁边银灰色的盒子是交流保护开关箱;这个即时电表,加上屋顶上那些光伏电池板,这四样就是家庭电厂的全套设备了。”
8台电视4台冰箱的环保生活
2011年1月,不少上海市民家庭用电量猛增,突然暴涨的电费账单让许多人大惑不解。赵春江家中今年1月份的电费单高达1800多元,他家里的阿姨告诉我们:“去年11月的电费是400多元,12月是500多元,上个月不知怎么增加这么多。”当然,这些电并非是赵家用掉的,而是赵家向大电网提供的。
“因为安了太阳能,所以用电比较爽气。”赵春江家里用电的确很“爽气”。在这幢400平方米,上下两层、附赠一层阁楼的复式房里,有8台电视、4台冰箱、一部中央空调和多个分体式空调以及电脑、饮水机等众多家用电器。
根据赵春江的观测,6月份黄梅天发电数量最少,其次是12月份、1月份,而4月份、8月份的发电量最高,每月发电一般超过350度,平均每天12度。
“你总说太阳能发电省钱,但为啥咱家电费还那么多?”家里老人曾这样问赵春江。赵春江总是耐心地解释:“电费增加,说明太阳能发电运转得好。电力部门为防偷电,装的电表全都只能正向运转。不管从大电网"下载"还是"上传",都一样跑表跳数字。”
太阳能发电设备“挺好但不合算”
2006年,赵春江花费12万元人民币购买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等设备。“现在购买、安装这样一套设备只要9万元就够了,一般的施工人员稍加培训,几个小时就能顺利安装完。”
这笔投资到底值不值?赵春江算了笔账:1千瓦功率的太阳能发电设备目前市场售价约5万元,如果按50年使用年限来计算,累计可发电约4.2万度,折合电价平均为每度1.2元,而目前上海市电价每度0.62元,刚好是普通电价的两倍。在日本,一个4口之家一年的用电量在4000千瓦时以内,“中国家庭的用电量比这个还要略低。所以如果有安装补贴和合适的"剩电"回购价格,对使用者是个巨大的鼓励。”
但很多邻居来参观后仍觉得:“东西挺好,就是不合算。”
可赵春江仍然坚持着:“我建这个也是为了科学实验,为日后推广做积累。要不然,很多人会问,赵老师,你总说太阳能好,你自己家怎么不装一个啊?我就是要给大家做个示范。”
至于那些冤缴的电费,他开朗地一笑说:“算是为科学作奉献吧。”
海归学者:万事俱备 只差补贴
4年多来,赵春江仍是孤独的先行者,他的“家庭电厂”正是我国太阳能光伏业所面临问题的集中体现:内需严重不足,政府扶持不够。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当记者带着疑问走进2011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展览会现场时,却首先意外地发现,光伏行业算得上是我国海归企业家最集中的行业之一。从行业巨头无锡尚德的施正荣,到长三角众多只有百余工人的小型电池板加工厂,相当一部分企业家是海归人士。
无锡尚德的投资者关系经理驰建敏感慨地告诉记者:“他们这些海归带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回来,是中国光伏事业的拓荒人。”
展会期间,接受采访的众多海归企业家、学者为中国太阳能光伏行业支招。
赵春江指出,我国政策很支持太阳能光伏事业,但缺少实施细则。这使不少政策成为一席空话。
早在2006年1月1日,我国就开始实施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法》。2009年,上海出台《全额回购绿色电力》的文件,但仍没有具体实施细则。
4年多来,赵春江没有获得过来自政府层面的一分钱补贴或资助。虽然有上百家媒体拜访过赵春江,却没有一个政府主管部门的官员和他联系过。
赵春江认为,回购价格应充分考虑成本回收周期,“如果是家庭用户,10年左右回收安装成本比较合理。你看这几天石油价格涨得多厉害,而且我国进口石油运输上也要大费周章,所以发展太阳能刻不容缓,补贴已经不能再拖了。”
海归企业家:让太阳能照进内需
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产量已经连续4年世界第一,赵春江却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中国企业是靠吃外国政府的补贴拿来的这个第一。”
因为缺少补贴和实质性扶持政策,国内市场需求被压抑,国内企业不得不依靠外国政府补贴而生存。“随时可以切断你的口粮。”太阳能电池生产商、旅日海归王进在展会现场告诉记者,“最好的办法是落实太阳能发电上网电价,拉动应用内需。”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秘书长王勃华告诉记者,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电子板生产基地,但其中95%以上都用于出口。也就是说,在环保经济的世界竞争中,贴满“高科技”、“新能源”等炫目标签的中国光伏产业,实际上已经再一次沦为代加工大国。
赵春江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日本政府呼吁新开发的房屋,建设时就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日本大约70%的新房子一出生就带着太阳能。日本有个开发商"清水建设",2010年开发了13000套带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别墅,当年就全卖掉了。这会带动多少就业和消费?政府给居民安装太阳能补贴是不会亏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