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兴起职业医闹 文武兼备者月入达数千(图) |
www.sinoca.com 2010-09-13 黑龙江晨报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目前,在医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穿梭于各大医院之间,努力寻找着“商机”……他们往往和出现医疗纠纷的患者家属互相利用,或是在医院门前聚众静坐,或是拉起条幅给医院施压,甚至将死者或伤者抬到门诊大厅,通过这些方式,向医院索取高额赔偿,他们再从中分红,扰乱了正常的就医秩序。这个特殊的人群目前已呈现职业化发展趋势,对医院的正常秩序造成巨大危害――这就是“职业医闹”群体。 聚众静坐、拉大条幅、摆设灵堂――“文斗”有法
号啕大哭、破口大骂、群殴大夫――“武斗”也行
聘请律师掌握行动“分寸尺度”――规避警方打击
“医闹”是维权还是闹事?
在某医院住院处,一存放着尸体的冰柜立于病房入口处,整层楼摆满了花圈。七八个身强力壮、身着孝服的“家属”们三两个一组“各司其职”,有的负责堵住病房入口处,拦住患者正常出入;有的霸占着医生办公室,坐在办公桌上破口大骂;还有的躺在抢救室的病床上哼着小曲,对出入护士出言不逊。当围观者越来越多时,他们开始做出一些让人同情的举动,时而号啕大哭,时而捶胸顿足。
这是记者前不久在哈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前见到的一幕。
这起事件源于一名年逾70岁的老人突发急病,入院时已经呼吸衰竭,医生已下发病危通知书,经全力抢救后老人仍不治身亡。
据该院医政科负责人介绍,这些人已经闹一周了。刚开始“家属”不肯将尸体抬出病房,甚至在病房内为老人祭奠,烧起了冥纸,搞得其他患者不得不纷纷出院。而且这些人还多次将主管医生、护士、医政科工作人员打伤,医护人员每天上班像闯关一样。
他指着已被烟熏黑的屋顶,无奈地说:“真是拿他们没办法。”他告诉记者,为妥善解决这一医疗纠纷,院方列出包括医疗事故鉴定在内的多种方案。然而,医院开出的所有方案均被“家属”否决,他们一口咬定:院方必须赔偿50万元,否则就一直闹下去,让医院天天无宁日。院方则表示,如果鉴定为医疗事故,可以通过有关部门认定,作出相应赔偿,希望通过法律程序解决此事。然而,家属却采取了更为极端的手法,在下班时围堵、殴打医政科负责人和医治死者的主管医生。医院不得不报警后,这些人才悻悻而去,并表示明天还会再来。
月收入可达数千元
为了解“医闹”真相,记者走访了哈市各大医院。在病房、卫生间、门诊大厅、墙壁上都会找到这样的字样:“承接医疗纠纷、开医院发票等各项业务。”记者拨通了其中的几个,对方均表示,只要能提供患者病例和索赔要求,就能帮助其解决问题。
记者拨通了其中的一个电话号码,向其表示有医疗纠纷向他求助。电话另一端传来的是一个中年男性的声音:“只要你提供出详细的病历和事情的原因,我们基本都能解决。”至于收费标准,对方则表示必须面谈。记者来到中年男子指定的地点,见到了来谈事的男“业务”。该业务员年龄20多岁,外表邋遢。别看年龄不大,谈起如何用非常手段解决“医疗纠纷”却头头是道。
该男子讲,他曾参与7次“医疗纠纷”的活动,每次都很成功。据他介绍,每个“职业医闹”团体都有很多业务员,他们多是无业人员,每天穿梭在各医院寻找“商机”。医院的手术室、儿科、妇产科等等科室,甚至太平间,都是他们揽生意的好地方。他们和出现医疗纠纷的患者家属互相利用,一种是在医院门前聚众静坐,或是拉起条幅给医院施压,甚至将死者或伤者抬到门诊大厅;还有一种是“文武全用” 即除静坐示威外还要对医生或医政科以及相关负责人进行人身攻击。
该男子还表示,在索赔时,“医闹”团体一般通过两种方式收费:一种是从医院赔付的总赔偿额中,按一定比例进行抽成;另一种是由患者家属说出一个赔偿底数,他们负责跟医院谈更高的价格,获得赔偿后,超出底数的部分全部归他们所有。
该男子回忆说,加入“医闹”团体纯属偶然,有一次,没有正式工作的他被朋友叫去帮助处理一个医疗纠纷赔偿,一天下来,他竟然获得了500元劳务费。他百思不得其解,在医院胡闹一下,怎么就可以赚到这么多钱?于是,他正式加入了“医闹”行业,开始受雇于有医疗纠纷的患者家属。他介绍,目前,他每月平均可以得到2000元左右的“劳务费”。
据了解,如按一起“价值”为20万元的医疗纠纷为例,如果赔偿“顺利”,“医闹”通常可以收取两成的“好处费”――即4万元。这4万元“好处费”再由“医闹”的组织者抽取大头后向其他人派发。
聘请律师掌握“尺度”
与“医闹”有多次接触的哈市某医院医政科科长总结了“医闹”做事的规律。职业医闹都是有组织的,一般都是由资深的“医闹”在医院打探搜集医疗纠纷。得到消息后,“医闹”第一时间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摇身变成患者“家属”,并取得他们的信任,为其“出谋划策”,准备索赔。然后是明确分工。通常情况下,真正的患者家属只需要出现在医院门口即可,便于医护人员的指认,而“医闹”担负静坐、谈判、购买和发放食物等任务。等闹到一定程度后,“医闹”与患者家属会主动一起找医院协商。如果医院一旦不能满足条件,“医闹”就拍桌子、砸板凳,迅速变脸在医院内外大闹,试图在医院“内忧外困”的情况下,迫使医院妥协。但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逆来顺受”,当有一些医院执意通过法律程序解决问题时,“医闹”就开始打人、砸东西、骚扰患者、干扰医生办公等等,制造更大的负面影响。个别医院一般到这个时候都被折腾得身心疲惫了,但“医闹”并不会善罢甘休,甚至还扬言要对医院院长、主管医生等进行报复。
据哈市一家民营医院负责人称,医院曾多次遭遇“医闹”,他们与某些“医闹”都成了“熟人”。更可笑的是,医闹在执行任务前会聘请律师。据其中一位职业“医闹”介绍,他们在闹的过程中也有一个“尺度”,而这个“尺度”是完全按照他们聘请的律师所要求的做,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律师会一一列举出来。
该负责人无奈地表示,由于“医闹”无理取闹,“明哲保身”成了眼下许多医生的信条。一遇疑难杂症,不少医生不约而同地选择回避,“能躲则躲,能推则推”,生怕“引火烧身”。
“告不如闹”
促使“医闹”壮大
“如果医院愿意合理解决,谁愿意去闹啊!”一位病人家属说出了绝大多数家属的心声。但医院、医生一般为了减少自己的过错,或者害怕妥协后患者会得寸进尺,随意强硬的解决方式反而激化了医患矛盾,造成“规模化医闹”事件的频繁发生。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医疗纠纷的解决一般有三种正当途径:协商,医疗鉴定和司法诉讼。但由于医疗鉴定和司法诉讼程序比较复杂,耗时较长,按照规定。一个正常的医疗界定要在45个工作日内完成。然而,如果要进行医疗鉴定和司法程序的话就必须得提供证据。而大多数站得住脚的证据一般都由医院掌握,病历也都是医生、护士开具的,哪有自己提供证据告自己的道理,即使是医院可以提供,但患者咋知道是不是原始的?这些都对鉴定的公平性和纠纷处理结果产生微妙影响,所以,即使医院能提供相关证据,患者也未必相信。所以,多数家属不愿意走这种正常程序,而选择粗暴、见效快的非正常途径。他讲,在某种程度上,“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已经成为医疗纠纷解决的潜规则。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鲍海春认为,一方面由于医疗事故鉴定复杂;其次是正当赔偿手续复杂;第三是医患矛盾的紧张造成了患者和医院两者之间相互不信任,最终给了“医闹”可乘之机。首先,如果医院是事故的责任方,医院不可能轻易为患者提供对患者有利的证据。其次,即便交到医疗鉴定机构处理,患者则会认为,医疗鉴定机构和医院一样都是卫生部门的下属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三,如果交给法院处理的话,法院不懂医疗,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医疗鉴定部门取证。正是由于这种不信任导致患方既不会轻易相信医疗事故鉴定,也倾向于不选择诉讼解决。而一些医院,因顾忌社会影响而简单地“给钱了事”,无异于激励了患方对暴力方式的选择。
鲍院长讲,从社会和法律的角度讲,医闹的频发也反映出医疗纠纷调解部门的缺失。他建议,消除“医闹”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消除患者“告不如闹”的心理预期,但主要是要通过改革重建医患信任。而重建医患信任不是短期就能够做到的,这需要通过医院的服务和医疗水平长时间的在患者的心目中建立地位。患者如果遇到医疗纠纷需要完全的平等,需要建立第三方的机制对医疗鉴定进行监督,让患者感到公平、公正和公开。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