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得一见!实拍一位重庆农村老人的寿宴(组图) |
www.sinoca.com 2010-08-22 中新社区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八月十四日这天,重庆天气依然很热很热,我们开车去了离重庆有一百多公里的吴滩镇建良村,那儿有八十寿酒席,是中国农村最低层人的寿宴。
寿星是个老乡下人了,叫杨国芳,一九三0年八月十四日生,打小就生活在这吴滩的建良村。寿星的丈夫姓彭,于是,打小起,我们叫她彭大娘。我是一九六九年下乡落户在那儿。那时,吴滩镇叫吴滩区,区下有吴滩公社,建良村叫建良大队,属吴滩公社管辖。我下乡落户的生产队是建良大队第四生产队,与彭大娘相邻。那时的人都很勤快,一年辛苦却收获很小,没有哪家的日子很好,沾荤带腥都是盼年盼月的事儿。那个时候,最大的奢望就是能把回锅肉吃个够。
这次回来给彭大娘拜寿,看见山上路边的草儿很高很高了,我感慨地说,我们那时别说地里,就是路边也没有杂草。那杂草还没等长起来,就已经割来喂牛了。村里的乡亲告诉我,没有人了,只管地里田里的活,那管得了路边的杂草。那是真话,路边没有包产,不归个人。那田里的稻子长得也扎实地喜人,那稻穗比我们那时的稻穗要大要长许多。一打听,说亩产量要翻二、三番。
如今,村里的年轻人都已经去了城里。彭大娘的儿子、女儿也不例外,也都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进了城。只有彭大娘一人不愿离开,留在了这片生活了八十年的土地。拜寿已经完全是一种形式了,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老人那辈的风俗习惯了,更不知道拜寿的礼数了。于是,儿女们、孙儿女们和曾孙儿女们,不分辈份,嘻嘻哈哈地拥在一起,给老人拜寿。我和我的兄弟们一起给彭大娘拜寿,祝老人家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农村摆生日酒席也是很简单的事儿,就在院坝摆上桌子和椅子。因为天热,又在院坝上撑起了遮阳的棚。可临到开席吃饭时,大家还是把席桌移到了屋里的电扇下。大热天下,乡下的厨房太闷热了,于是,乡亲们用砖搭成风火灶,蒸、煮、炖、炸、炒全都在这风火灶上了。那乡下的酒席八大碗是断然少不了的。哦,如今,碗已经不是瓷器了,改用搪瓷或不锈钢碗了。各地风俗不一,因此,这“八大碗”也不尽一致了。“头碗”,上面是鸡蛋卷肉,下面是酥肉和排骨,也可以用竽儿等打底。“糯米丸子”,外面是糯米,里面是白糖和芝麻,也可用猪肉丸子。“夹沙肉”,两片肥肉夹着芝麻和豆沙、白糖。“红烧肘子”,油浸浸的。“烧白”,猪三线肉做成的菜。烧白是农家筵席“三蒸九扣”中不可缺少的菜。所谓“三蒸九扣”是民间筵席的讲究,包括粉蒸肉、红烧肉、蒸肘子、烧酥肉、烧白、东坡肉、扣鸭、扣鸡、扣肉等……,嗨,已经不是八大碗了。一张桌子摆满了盆、盘。如今,吴滩的乡下已经不缺吃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