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小帆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男青年,双方谈得甚是投机。然而,12月7日下午,小帆去接这位“表哥”后就神秘地失踪了。12月7日23时,她远在北京的父母忽然接到电话。听筒里传来一个男人恶狠狠的声音。
原来女儿被绑架了,对方要求必须在12小时内向小帆的信用卡账户汇入五万元,否则小帆性命难保。小帆父母找来她的叔叔商量后决定报警。警方确认:小帆,今年18岁,系山西省运城市一所高校大一学生。随后,一场紧急营救行动在山西、河南、河北三省展开。警方通过侦查抓捕了小帆的这位“表哥”。经突审,这位“表哥”交代了自己伙同另两名男子绑架小帆的犯罪事实。这位“表哥”张某30岁,河北省石家庄赵县人,今年11月中旬和小帆网上聊天结识,随即发展到每天频繁联系。他的另两名同伙都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沁阳县人,其中刘某19岁,孙某20岁。在此之前,三人合伙于11月25日在灵寿县劫持了一辆出租车,将司机杀害后掩埋在石家庄新华区植物园树林里。张某交待另两名绑匪,如果当天等不到他的电话,就把小帆“做了”。
这时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迟迟不见主谋大哥露面的两名绑匪竟然被小帆说服,答应将其释放。在驻马店市火车站,这两人还对小帆依依不舍,为她买好火车票,并且和她合影留念。
看到这则新闻,我们不禁要问:“女大学生遭绑架该怨谁?”
从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和网上介绍的男子相约出走,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然而我们这位女大学生就把陌生男子当成为“表哥”并愿意陪其出走,是否太草率太没有安全意识呢?而女大学生之所以如此,我们的家长、教师难道就不该想想自己的责任吗?我们的家长,你对孩子平时是怎么引导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于女孩尤其适用。我们的女大学生不能随便怀疑别人,但也不应该轻易相信一个陌生人呀?我们的教师对学生是怎么引导的?难道我们的头脑里除了考试还是考试,竟然连一些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都不能让学生牢记于心吗?
看了这则新闻,我们对于网络安全难道不应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吗?青少年涉世未深,尤其容易感情用事,尤其容易沉迷于网吧,尤其容易相信网络骗子的甜言蜜语。因此引导青少年全面认识社会,全面接触社会正反两方面的现象十分必要。我们没有必要故意把一些社会的阴暗面掩饰起来或提之甚少,而应该做必要的提醒,并且可以引导青少年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小就多个心眼,才能在内心的矛盾冲突中逐渐成长起来。单纯必然导致幼稚,幼稚必然导致沉迷。这几乎是青少年产生网瘾的必然心理路程。迷恋网络的孩子大都缺少一个心眼,大都对社会的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认识。因此我们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社会问题是必要的,对这些问题过分忌讳,不愿意对孩子过多言讲,只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单纯,不仅缺乏必要的风险意识,而且还会对家长、老师的担忧感到可笑,越发喜欢冒无谓的风险,只到上当受骗才后悔莫及。
青少年沉迷于网吧乃至上当受骗,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教育需要极大的改进。为啥女大学生那么快就跟着骗子出走呢?有很大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教育缺乏甜言蜜语。家长、教师真正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并加以必要的鼓励、赞赏,孩子才能对家庭、对学校产生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有话才愿意对家长、老师讲,有事才愿意和家长、老师谈。每日只知要求孩子,不知满足孩子内心的需求,这样的教育有吸引力吗?我国自古就有“士为知己者死”的科学认识。我们的家长、老师,如果孩子没有把自己当作知己而把骗子当成知己,难道还能指望孩子从网瘾中走出吗?林肯讲过:“一滴蜂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引来更多的苍蝇”,我们的家长也应该学会用一些甜言蜜语来改善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对于教育,有四个字特别灵验,那就是“哄而不宠”,对孩子就应该学会哄,双方的关系才能得到不断改善,但一定不能宠,一定不要把孩子娇惯得任性蛮横。家长、教师的嘴要甜一点,要哄着孩子让其该干啥就干啥,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既和家长、老师的关系十分融洽又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女大学生被绑架该怨谁?该怨当前不合理的应试教育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不把浩浩荡荡的学生推到网吧才叫奇怪呢!我们的老师、家长,特别是教育部门的负责人以足够的诚意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样的事才能少发生,不发生。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