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播在国内要闻部分报道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这里担负着我国几乎所有飞机、导弹、飞船等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空气动力试验研究任务。风洞被称为“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摇篮”,被世界各国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风洞被称为“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摇篮”,被世界各国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从常规风洞到特种风洞,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功构建起世界一流空气动力试验研究能力体系。原文配图: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完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结冰风洞。
央视新闻联播昨日(7月10日)在国内要闻部分报道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这里担负着我国几乎所有飞机、导弹、飞船等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空气动力试验研究任务。
报道如下:
风洞被称为“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摇篮”,被世界各国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从常规风洞到特种风洞,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功构建起世界一流空气动力试验研究能力体系。
这座建成不久,完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结冰风洞,是研究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翼等迎风面结冰现象及其防冰除冰技术的特种风洞设备。年逾七旬的风洞设计专家刘政崇带领创新团队,攻克了制冷系统、喷雾系统和高度模拟系统等多个关键技术难题,扫清了结冰风洞建设的技术障碍。
刘政崇说,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所以我们建造了这样一座结冰风洞,要独立自主发展我们的航空航天事业。
此前,新华社曾在6月下旬连发两篇报道介绍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发展成就,报道指出,2016年5月,该中心新建成的每秒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正式投入运行,极大提升了我国计算空气动力学能力。原文配图: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风洞设计专家刘政崇。
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担负着我国几乎所有飞机、导弹、飞船等航空航天飞行器的空气动力试验研究任务。创新团队依托自主发展的尾旋、颤振、热防护等一大批配套完善的先进试验技术,让中国风洞的综合试验能力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目前,中心已具备了风洞试验、数值计算和模型飞行三大研究手段,实现了从单纯提供试验数据向解决型号气动问题的跨越。
此前,新华社曾在6月下旬连发两篇报道介绍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的发展成就,报道指出,2016年5月,该中心新建成的每秒千万亿次计算机系统正式投入运行,极大提升了我国计算空气动力学能力。
报道如下:
新华社成都6月27日电题:洞天铸剑驭风雷——记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科研创新群体
洞天铸剑驭风雷,舞动人生风洞间——
几十年来,有“空气动力事业国家队”之誉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科研创新群体,胸怀祖国、勇于创新,自主设计建成世界级风洞群,我国几乎所有的飞机、导弹、飞船等航空航天飞行器,都在这里进行过空气动力试验研究。中心在几乎所有涉及空气动力学的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和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从大国向强国迈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忠诚
风洞,是以人工的方式产生并且控制气流,用来模拟飞行器或实体周围气体流动情况的大型试验设施。
看似高深莫测,却事关国家战略安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飞机、飞船、火箭、导弹、汽车、高铁,乃至建筑、桥梁,都要在这个被称为“地面的人造天空”的风洞里开展大量试验研究。
1968年,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在川西北组建。各地汇聚于此的数千名科技干部和建设者,在乱石荒滩上建成了亚洲最大风洞群,使我国空气动力技术走向蓬勃发展,满足了武器装备研制和经济建设需求。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迫使风洞群停止轰鸣。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