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构筑人才“高地”到打造科研“高峰”——
创新之举孵化强军兴军英才
放眼全国,一个人数、编制等都不占优势的军内创新团队,为何能荣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
“因为他们在人才、科研上,既有‘高地’,又有‘高峰’。”一位火箭军机关分管领导一语道破玄机。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抓人才集聚,是该团队坚持多年的传统。近年来,随着军事领域人才和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该所紧盯培养新兴学科和军事前沿领域拔尖人才,实施系列育才接力工程,建立起院士大师、总师型人才、学科带头人、年轻尖子骨干“四级人才体系”。
打破论资排辈。该所技术人员都熟悉这样一句话:“你若有想法,所里就帮你想办法,搞创新在我们所不用排队。”工程师张永利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提出把某项新技术用于阵地设计建设的设想。所党委不但拿出专项启动基金,抽选科研骨干组成研发中心,还任命其为项目带头人。经过6年奋斗,张永利不负众望,攻克多个关键性技术难题。
坚持师徒帮带。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在该所战斗几十年,奖项和著作等身,他倾心将毕生所学传授于人。工程师尹洪波博士成其弟子后,院士悉心帮带。不到两年,尹洪波便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好手。在该所,这样的“师徒”故事比比皆是。潘玉龙刚到所里,高级工程师王学进主动靠前当“实践导师”,使潘玉龙成为获奖最快、被破格提拔为室主任的年轻骨干。工程师操静滨加入创新团队后,经师傅点拨,获国家勘察设计金奖。
建立容错机制。定错一个点,白干好几年;画错一条线,损失上百万。这句行话,是工程设计人员的一道“紧箍咒”。该所对此一以贯之:既鼓励创新,也容忍闪失,并制定了一套创新风险评估、包容失败的制度。那年,一位年轻工程师在某项目研发过程中出现失误,寝食难安。所党委主动担责,让这位“初生牛犊”的创新激情重新点燃。
系列育人超常之举,换来创新之才聚集,人才“高地”托起科研“高峰”。近年来,该所先后涌现出“献身国防现代化模范科技干部”荣誉称号的黄炳华、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科技创新带头人谭可可等一批创新精英,10人当选火箭军导弹专家,100余人享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
高擎创新火炬 瞄准战场冲锋
从白手创业托举“蘑菇云”腾飞,到奠基铸盾助力长剑出鞘,58年来,火箭军某所工程设计研究创新团队用上百项国家和军队奖项、发明专利,镌刻出自主创新的醒目年轮。
他们是一群“瞭望者”,以宽广的眼界确立创新高度。他们的目光始终锁定在世界高新技术前沿,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只要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就快马加鞭予以推进。
他们是一群“赶路人”,以强烈的担当彰显创新力度。创新之途充满风险和挑战,失败和困难总是不期而至,他们临难遇险迎着走,万折必东不回头,交出一份份精彩答卷。
他们是一群“实干家”,以求实的刻度标定创新纯度。他们不趋于名利,不驰于空想,再小的课题不嫌小,再琐碎的问题不嫌烦,在创新面前不浮躁、不急躁、不烦躁,精确对接战斗力需求。
今天,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使命历史性地落到了我们肩上。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呼唤更多高擎创新火炬的“瞭望者”“赶路人”和“实干家”,瞄准战场冲锋!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