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朝鲜与外界的几乎所有金融联系,包括但不限于银行、保险、担保等,都将被全面切断,制裁力度甚至超过了几年前伊朗所遭遇的。毕竟对伊朗的金融制裁,是由美欧依据本国法律单方面发起的,未经安理会授权,其它国家和地区没有义务遵守,也总有少数金融机构不在乎美欧的报复威胁。例如中国的昆仑银行就趁机承揽了中伊贸易结算的独门生意,利润火爆。即使如此,由于结算、转账、提款上的困难,伊朗外贸仍然严重受阻,进出口成本也被人为大幅提高,整体经济因此受到重创。几年后不得不与伊核六方(安理会五常+德国)达成了核问题协议,换取解除制裁。而朝鲜现在面临的金融制裁强度,甚至可以说加倍于伊朗。
此外,2270号决议还对朝鲜对外交通运输作出了极为严厉的限制。现在根据决议,联合国各成员国都有义务对源于或经过朝鲜的所有货物进行强制性检查;朝鲜船只和飞机被严格限制入港权,甚至重要的航运企业“朝鲜远洋海运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全部隶属船只都被列入冻结资产名单,又禁止向朝鲜提供租船租机服务。朝鲜现在就不强的跨境运输能力,必定会因此进一步萎缩下降,这又将牵连、打击到仍属于合法的朝鲜对外贸易项目,无疑于雪上加霜。
朝核问题何去何从的关节点将至
笔者在2013年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后就曾预测:尽管中美间有相当程度的互疑,对东亚以至全球秩序的长远设想上也有重大分歧,但朝鲜核问题却是一个特例,两国的立场反而在逐渐趋近。朝方再激进的动作也只会进一步加强中美要求朝鲜彻底弃核的决心;而推动朝核问题政治解决的现实途径只有向朝鲜施加真正的经济压力,但还需要等待推动踏出这一步的时机。现在看来,最后逼迫中国下达最后决心的,果然还是朝鲜忍耐不住、再次突破底线的挑衅。
无庸讳言,谁都能看出中美在东亚安全格局的塑造上不但有分歧,而且分歧相当大,站在朝鲜的立场上,它企图利用这种矛盾谋取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其实也无可厚非。所以在朝鲜几次违背对中国的承诺,反复试探新底线之后,中国仍然一直在多方压力下,坚持主张朝鲜的正当安全需求,坚持维护朝鲜正当的经贸权利。但有一点是其不应该越过的底线,那就是不应该企图利用与中国的历史渊源(《中朝友好互助条约》法律上仍然有效)和对中国的地缘意义(东北华北的陆上大门),以自身为导火索挑动中美间再冷战,通过让整个东亚重回两个阵营高度紧张对峙的办法,来摆脱自己孤立且落后的国际处境。
笔者注意到至今仍相当同情朝鲜的人士往往主张:有没有朝核的借口,美国都是要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所以朝鲜在客观上并没有对中国的利益造成多少实际伤害。
坦率地说,这种辩护是建立在“日韩政府完全只是美国傀儡”论基础上的,但事实上即使在朝鲜战争时期,李承晚政权尚有自己的算盘,会给美国扯后腿,何论现今?且不说在朝鲜这波“氢弹试验”和“卫星发射”前,韩国对于要不要、如何、何时布署萨德系统的犹豫心态是非常明显的。即使退一步说,美韩政府也许对布署萨德系统早就有了统一意见,青瓦台的犹豫只是对外作秀,但“需要作秀”本身就意味着美韩在“软实力”损耗上的顾忌,而每拖延布署一天,对正在安全领域硬实力上抓紧补课的中国来说,也都是有益的。
然而,朝鲜无视安理会的再三禁令(作为联合国成员国,朝鲜有义务服从安理会的决议),四度核试验、发射远程火箭,客观上给美韩加速布署萨德系统、加强军事同盟制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如韩国国内就从原来的二分看法迅速变成了压倒性支持——甚至反过来指责中国长期“纵容”朝鲜。这些难道不是客观事实吗?没有这些事实俱在的再三“背刺”,中国不是忍无可忍,又怎会直接支持如此严厉的决议案?
现在2270号安理会决议已经出炉,这份对朝鲜经济要害几乎全覆盖的制裁计划,如果得到各国比较认真的履行,那朝鲜将第一次真正为保持实际核地位而付出巨大的代价。尤其是对于朝鲜精英阶层来说,外汇收入的骤降,必然会严重影响到他们近年来颇有改善的生活条件。这对于朝鲜最高领导人个人来说,又将是一个额外的挑战。而无论如何,在各方都近于打出各自的王牌后,朝鲜核问题乃至半岛长期安全格局何去何从的关节点,最终浮现恐怕就在一两年之内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