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采用类似起降方案的还不止西方国家,苏联苏霍伊设计局也曾研发过尾坐式起降战机,图为苏霍伊SHK喷气式战机想象图。
由于尾坐式垂直起降存在较大弊端,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各航空大国开始集中研发利用推力矢量技术实现垂直起降。图为德国(西德)于20世纪60年代研发的VJ-101垂直起降试验机,总共搭载了6台涡喷发动机(翼尖各2台,机身前部纵列2台),其中翼尖发动机短舱可在垂直起降阶段旋转70度。
1964年7月29日, VJ-101C在一次试飞中的最大平飞速度达到了1.04马赫,使其成为了历史上第一种实现超音速飞行的垂直起降飞机。的图为德国VJ-101试验机两种不同飞行状态(垂直起降和水平飞行)的资料图。
同一时期,法国推出了幻影IIIV(又名 巴尔扎克)垂直起降试验机,该机除一台作为主动力的涡扇发动机外,还加装了8台升力涡喷发动机。除具备垂直起降功能外,还保留了2马赫的超音速飞行能力。
苏联的米高扬设计局在同时期也推出了多种试验机,例如基于米格-21战斗机改装的米格-21PD垂直起降试验机。
以及基于米格-23战机改装的米格-23PD垂直起降试验机。
苏霍伊设计局在同时期也推出了基于苏-15截击机改装的代号T-58VD的短垂起降试验机,和大部分试验机一样最终都未投入量产。
实际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于国土防空需要,也进行过短垂战机项目的研究,但最终因当时技术所限未能完成。图为航空专家白玮制作的歼6垂直起降型试验机3D建模,可见方式十分超前,采用了在机体周围设置4台升力风扇控制垂直起降的方案。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