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土耳其政府还是派人四处活动,妄图建立一个地域广大的包括中国新疆在内的泛突厥、泛伊斯兰国家。奥斯曼帝国上层人士建立了以默罕默德·塔拉特·帕夏为首的“统一与进步委员会”。塔拉特领导的一个秘密组织的任务,就是向全世界传播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后起的德国为了与英国对抗,向中东扩张,提出了“3B铁路”计划,拉拢土耳其。20世纪初,德国支持土耳其间谍在新疆阿图什创立“经文学校”,宣扬泛伊斯兰和泛突厥主义。由于奥斯曼土耳其与中国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德国为卡马尔等在新疆活动的土耳其间谍提供了保护,让中国政府很难依法惩治他们。
20世纪初新疆政局不稳,发展缓慢,给泛突厥主义思想的传播提供了可趁之机。法国人和爽冒称奉土耳其苏丹之命,来新疆考察伊斯兰教,在新疆穆斯林中大肆诱骗勒索财物。他的骗术屡屡得逞,可见当时土耳其在新疆已有较大影响。土耳其对当时新疆的影响渗透,主要体现在教育方面。
泛突厥主义者土耳其人孜牙·乔加勒甫在《突厥主义原理》中称“为了充分影响人民,精英应该与人民共同生活……那就是深入到乡村中去,担任中小学教师”。土耳其在教育上直接渗透到新疆境内,灌输理念,宣传思想。在教学内容上,土耳其人自编自印教材,授课内容包括阿拉伯语、波斯语、宗教、历史、地理、体操、图画等,要求学生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为领袖,唱土耳其歌曲。据英国档案记载,土耳其人在新疆办的学校要求学生以奥斯曼土耳其的哈里发为精神之父。
中国近代留学人员归国后往往带回留学目的国的很多思想和理念,中国内地汉族多往日本和欧美留学,而西北地区穆斯林少数民族则多往埃及、土耳其留学。早在清末就有一些新疆维吾尔人赴土耳其留学,民国初多有学成回国者。他们大都深受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思潮影响,回新疆后开办所谓新式学校,传播这些思潮。
麦斯武德和艾沙就是其中的典型。麦斯武德是新疆伊犁人,生于1887年,1904年赴土耳其留学。1915年被土耳其派遣返回伊犁后,他打着兴办教育和医院的旗号,聘请土耳其人充当教师,传播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甚至他所开办的学校都命名为“图冉”(即土兰,Turan),即所谓突厥人的国家,在学生中公开宣扬:“我们的袓先是突厥,我们的袓国是土耳其。”
新疆还有一些富商,如阿图什的玉山巴依阿吉等人,聘请土耳其人为教师,并资助亲属到土耳其留学。1913年底,包括玉山巴依家族成员奥布尔·哈桑在内的一些喀什噶尔人前往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奥布尔·哈桑受到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接见,并提出向喀什噶尔派教师的要求。塔拉特派遣其组织成员艾买提·卡马尔前往喀什噶尔。1914年3月14日,艾买提·卡马尔抵达新疆阿图什,随即联络当地富商创办师范学校。他诱导或强迫穆斯林学生接受以奥斯曼土耳其苏丹为领袖,以哈里发为精神之父,并只准唱土耳其歌曲。支持卡马尔的阿图什富商巴哈·艾丁不久则又在喀什噶尔办起了一所学校,并聘请随卡马尔来新疆的土耳其人阿布都·卡迪尔担任校长;卡马尔本人则秘密保持着与师范学校毕业生及各小学的联系。
一战期间德国、土耳其对新疆的渗透与中国的防范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土耳其加紧了对新疆的渗透,土耳其人在新疆活动更加频繁。一批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留学的喀什噶尔青年回乡,在当地富商赞助下,开办几所学校。1916年,土耳其人牙可甫在莎车开办实业学校,以教授实业的名义,专门传播泛突厥主义。同年,有土耳其人来到喀什噶尔,在南疆活动3年,并与甘肃的撒拉人建立联系;还有1名土耳其人在叶尔羌办了一所专业学校,1名土耳其人在卡马尔介绍下试图在和阗办一所小学。
1914年底,德国与土耳其正式结为同盟,将土耳其拖入反对英国俄国的战争。出于战略考虑,德国皇帝威廉标榜自己“是保护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的,是帮助土耳其解放所有穆斯林的”。1915-1916年,德国人冯·亨蒂率领一个秘密组织到新疆喀什、莎车等地从事宣传活动,沿途散发了上万册宣传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思想的小册子;1915年,土耳其人阿吉·阿里阿范得在南疆的喀什、英吉沙、叶尔羌、和田、库车、吐鲁番、鄯善、哈密等处活动。1917年,德国派遣土耳其人七名携带巨款,赴陕甘新一带联合回教徒,目的是“为将来引导土耳其东犯之伏机”。1917年,德国顺发洋行在乌鲁木齐、喀什、伊犁等地设立分支机构,收购羊皮等畜产品。当时列强在新疆开设的商业和金融机构,往往既从事贸易活动,又是搜集情报和培养本地代理人的谍报机关。
1917年3月14日,中国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参加战争,中德断绝外交关系。梁启超曾经谈到,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宣战后,必须提防德国支持下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中国西部的渗透活动。
当时统治新疆的杨增新对出入新疆的德、土等国的人严密监视,要求各地方官“凡有德、土两国人入境,不论行抵何处,即行查明扣留在署,不许出外与回缠交接”。鉴于当时中央政府已加入协约国,与德国、土耳其断绝了外交关系,杨增新便积极招募军队,在哈密、若羌和蒲犁(今天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等“双泛主义”分子渗透必经的三个交通要道上布防,对来往人员进行严格盘查,如果发现有人带有军械武器,即要求“迫令解卸”,绝不能迁就他们持武器进入新疆,对于已经渗透进来的可疑人员则驱逐出境。
中国对德宣战后,上文提到的卡马尔不再受德国驻华使馆的保护,迁居库车。后来到省会迪化(即乌鲁木齐),先是被关押在衙门中,不久任迪化道尹的土耳其语翻译,但被隔离在衙门角落中,其往来信函受到严格检查,他在一战结束后回国。
中国在一战中的盟友同样觊觎新疆
中国在一战前期采取中立政策,1917年对德国、奥匈宣战(但并未对土耳其宣战),与英法俄日成为盟友。但是,在一战前后,英俄日对新疆的侵略破坏并没有停歇。
英国长期扶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封锁俄国南下地中海和波斯湾的通道,与土耳其是盟友关系。英国为了在中国新疆扩大侵略势力,与俄国竞争,雇佣土耳其等中东、近东国家的一些人做间谍,潜入新疆,冒充阿訇,利用伊斯兰教在新疆少数民族中的影响,深入全疆各地特别是南疆的清真寺,以讲经为名,大肆宣扬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又称大土耳其主义)。英国这两种思潮在新疆的传播,曾经比德国更为积极。
一战期间,德国和土耳其试图利用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在俄属中亚、英属印度发动穆斯林造反,以扰乱俄国和英国的后方,来为其战争服务。中国新疆同时与俄属中亚和英属印度毗邻,德国与土耳其在新疆的活动也损害了英俄利益。因此,英国和俄国支持了中国政府对德国土耳其的渗透进行防范,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维护在新疆的主权。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