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驻南苏丹维和官兵和当地孩子合影
身处异国战场,我们铁血担当
——连线我国首个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倾听来自战地的铿锵回响
酷暑时节,在南苏丹硝烟战火中,“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在我国首个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持续升温。“‘四有’标准如何在维和‘战场’落地生根”“身处战场,如何理解军人的血性与担当”……7月初,记者通过越洋电话与维和官兵连线,感受他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断升华的思考与心得。
血性背后,是中国军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战地日记】 5月31日,联南苏团举办“勇士征途”长行军比赛,参赛者需负重10公斤完成24公里徒步行军。这对中国军人来说不算难事,最大的困难是对当地近40℃的高温不太适应。副连长李晓东跑到后半程已将近中午12时,烈日晒得人头晕脑涨、口干舌燥。最后一圈时,他的右小腿突然剧烈痉挛,不得不停下来处理。联南苏团的保障人员劝他退赛,但简单处理后,他还是拖着伤腿重回赛场。当他一瘸一拐地冲到终点时,很多其他国家维和军人都热情地冲他鼓掌呐喊。最终,中国营有9 人跻身前十名,李晓东也获得唯一一个“特别贡献奖”。
【连线解读】 记者:联南苏团是个由多国军人组成的大家庭,你认为中国军人最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李晓东(副连长):军人都有血性,但中国军人的血性背后,是无比强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有一次,我们处置一起难民殴斗事件。到现场时,难民正互扔石块,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被夹在中间吓得大哭。连长张勇不顾个人安危,冲进去将小女孩抱出来,自己却被石块砸伤了。难民看到后,主动放下石块散去。中国军人友善、担当、血性的形象很快赢得当地民众认可,现在出去执行任务,很多民众会操着生涩的汉语说“你好”“谢谢”,感觉特别亲切,特别骄傲。
记者:这次参加维和任务,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李亚杰(班长):更深刻地懂得了军人的使命。这不是虚话,而是最真实的感受。经历过战争,更能理解国家和军队强大的重要性,更清楚肩头的责任。这种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比以往更加强烈。
战场就在身边,生死就在眼前
【战地日记】 5月10日,任务区爆发了大规模械斗事件,连长崔安军带应急防暴队紧急赶赴难民营。当时,数百名难民缠斗在一起,手持棍棒、砍刀乱砸乱砍,很多人身上血肉模糊。来不及多想,崔安军便冲战士们高喊一声:“加强防护,成楔形队形,跟我上!”队员们手举盾牌背身相护,喊着“Stop”(停下)“Put down your arms”(放下手中武器)顶了上去,成功将殴斗人群分割开来。经1个多小时奋战,殴斗人群大部分被驱散,官兵们有效控制住局面。
【连线解读】 记者:身处战场,大家平时谈论最多的是什么?
王晓辉(军事组长):打仗。作为联合国维和部队,我们恪守“无作战之地,无针对之敌”原则,但平时经常听到枪声,见到暴力血腥场面,即使不参与战争,也无时无刻不在观察战争、熟悉战场。
记者:怎样理解身边的战场?
谢涛(一级医院院长):难民营发生大规模械斗后,我带医疗队前去救援,惨况触目惊心。手术时,伤员难忍剧痛拼命挣扎,几人死死摁住方才完成了手术。不到1个小时,我一口气做了10例手术,真真切切地体验了战场救护的感觉。可以说,战士见惯了鲜血,才算熟悉了战场。
记者:战场带给官兵什么触动?
李双(连长):在这里战备训练、执行任务,官兵从穿衣戴帽到携枪带弹,从观察警戒到情况处置,都更加仔细、更加较真,谁都不敢有半点马虎。通过这次维和,官兵们对能打仗、打胜仗有了最直接、最深刻的感受。
军人的样子,在这里得到洗礼和检验
【战地日记】 近期,南苏丹局势比较紧张。连日来,该营官兵通过武装巡逻、联合搜查、警戒驱离、处置暴乱等行动,真真切切地嗅到了“实战味”。
6 月的一天,当地时间凌晨2时左右,在营区外围站岗的官兵发现一拨不明身份人员接近联合国营地。仔细观察后发现,10多人携带砍刀、弓箭等武器,企图翻墙进入营区。这时,我方官兵立即喊话制止,对方非但不停止行动,还悍然用弓箭向我方射击。关键时刻官兵们没有丝毫慌乱,而是依据《交战规则》郑重警告,强行驱离了武装分子。
【连线解读】 记者:执行维和任务对培育新一代革命军人有什么启发?
胡思磊(政工组长):战场是最好的课堂。作为政治干部,过去总觉得思想政治教育难入心,可真正到了战场,很多东西不需要你多说,教育自然地就有了一个 “场”。最近两个多月,我们应对过武装袭扰和难民营内部的暴力冲突,可以说危险无处不在。身处战场,官兵们对军人样子和战场有了更深的感悟,用他们的话讲就是“离战场越近,离标准越近”。
记者:听说这是你第二次出国执行维和任务,你认为这次任务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王震(营长):我曾带队执行工兵维和任务,但这次带步兵营,明显感受到战斗气息更加浓厚。官兵在这里学会适应危险、应对危机,他们个个都是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合格战士。在“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中,很多官兵都说,战场来不得半点虚假,在战场上最能塑造军人的样子、也最能检验军人的样子。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