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休息时,一位学员走到面前说:“您难道不看微博吗?您刚才讲的邱少云事迹,违背生理学常识,根本不可能!”这种早有定论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秒变”成热点敏感点,如网络上关于“张灵甫是不是抗战名将”的口水战,在如今的党史军史课中已经成为常态。在一些教员看来,这使得上党史军史课多少有点“步步惊心”的感觉。
资料图:邱少云电影剧照。
编者按
知道了从哪里来,就会更清楚地知道到哪里去。俄国思想家赫尔岑认为:“充分地理解过去,我们可以弄清楚现状;深刻认识过去的意义,我们可以揭示未来的意义;向后看,就是向前进。”
军人的信仰信念关乎对党的忠诚。习主席在全军政工会上强调,铸牢军魂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军事院校是我军人才培养的源头,强化党史军史教育是铸牢军魂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们每个人对于爷爷奶奶,不管见没见过,都不会陌生,那是因为有父母的讲述和念叨。今天,我们该如何上好党史军史课,让红色基因如同家教祖传一样,温润着一代又一代学员?这,不仅是摆在全军院校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摆在每一个院校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命题。
原文配图:空军工程大学学员展示“人民军队党缔造”骨牌。
“安静的课堂”不平静
寒假期间,南京炮兵学院军史课教员李春英副教授在备课时,因为网络上关于“张灵甫是不是抗战名将”的口水战,颇费了一番脑筋:“几乎在一夜之间,这个人物已变成了课堂上绕不过去的问题。”
这种早有定论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秒变”成热点敏感点,在如今的党史军史课中已经成为常态。在一些教员看来,这使得上党史军史课多少有点“步步惊心”的感觉。
一位教员谈了这样一段亲身经历:课间休息时,一位学员走到面前说:“您难道不看微博吗?您刚才讲的邱少云事迹,违背生理学常识,根本不可能!”
这位教员感慨道:“围绕党史军史的各种奇谈怪论层出不穷、泥沙俱下,无时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学员。教员既不能理想化地把他们想象成一张白纸,也不能把课堂当成一个无菌实验室。对问题视而不见、照本宣科,那就跟掩耳盗铃差不多了。”
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陶德臣对此感同身受:“多元信息环境正消解着学员对于党史军史教员、教材和课堂的信任。”的确,课堂上,学员总是安安静静,但他们在互联网上、在朋友圈中、在闲谈聊天时所听到的“翻案”“解密”“起底”“戏说”等等,其实波涛汹涌。有些教员感到幼稚到不值一驳的历史类谣言,一些学员却辨不清真伪。如果等闲视之,就有纵蝇为害的危险。
面对这种情况,南京政治学院教授蔡惠福提出的建议是:“开门上课,迎接八面来风。”他推荐党史军史课教员学习借鉴清华大学教授林泰的“质疑教学”观念,就是在政治理论课讲授中,直面当代大学生的“活思想”,尤其是疑问点、症结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内容。“一个合格的党史军史教案里头不仅要有历史本身的风云变幻,还得回应现实意识形态领域的风云变幻,盯准现实问题,解决接地气不够的问题。”他说。
要驱散迷雾,拨云见日,除了需要教员的敏感性,还需要教员的学习力。有着多年一线党史教学研究经验的南京政治学院教授李峻认为,比“不说”更严重的,是没有史实支撑、缺乏专业研究的“乱说”:“面对学员在学习党史军史时的误信误解,教员一方面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另一方面也不能靠一般的批评教育来要求学员不信网络信教材。要让学员信服,还得靠精深的研究,凭过硬的专业。其实,教员都经受过严格系统的史学训练,把史实搞清楚、把道理说明白不难,当前需要强化的是正视现实问题、着力澄清史实的态度。”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