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 ”停泊在香港青衣海面。
2月17日报道: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2月11日发表题为《温言在口,大棒在手》的文章,作者为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教授詹姆斯·霍姆斯,全文编译如下:
西奥多·罗斯福会派核动力航母访问中国的港口吗?它行驶起来并不温和,堪称大棒。而且,开展外交(包括海上外交)不仅仅是要跟朋友保持友好关系。罗斯福向伙伴、也向中立国和预期中的敌人示好。审慎地展示武力而又不激怒他国(他在1902年对德皇威廉二世成功地使用了这一招)是罗斯福外交的一大特征。
然而,参议员约翰·麦凯恩近日竟敦促五角大楼取消进行这样一次访问。2月初,新任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麦凯恩致函即将离任的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和副部长鲍勃·沃克,恳请他们不要派航母战斗群访问中国的港口。
海军特遣部队常常访问外国港口——偶尔访问中俄港口。据报道,2014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上将在会见美国海军作战部队乔纳森·格林纳特上将时提议美国航母访华。麦凯恩发出信函的几天后,五角大楼发言人史蒂夫·沃伦宣布:“我们今年没有派航母访问中国的计划。”
麦凯恩如愿以偿了。但疑问挥之不去:为什么不这样做?美国海军船只一直访问外国港口,而且不仅仅是亲美国家的港口——近来军舰就曾停靠越南的岘港和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这次为什么有所不同呢?
麦凯恩提出了若干条理由。他坚称,派出一艘美国海军航母(“世界史上最尖端、最致命的一种军事工具”)会构成“在国际上对中国及其海军表示尊重”,而当前正值北京在近海变得好斗。在他看来,派出像美国航母这样一个有威望的平台无异于奖励恶行。
麦凯恩确实承认美军有必要同中国军队保持“持续的、实质性的”联系。五角大楼认为,美中两国军队之间的联系可以减少误会和控制亚洲主要海上强国之间的摩擦。但麦凯恩认为,访问港口会向指望着华盛顿“在中国不断使用胁迫手段声索主权之际发挥领导作用”的亚洲盟国和伙伴“发出错误信号”。换言之,对中国采取过于友好的姿态是意志不坚定的表现。
从罗斯福处理海上事务的方式来看,他可能会持不同意见。特迪不仅仅是典型的喜欢到处惹是生非的美国总统,他也是出色的海军外交家。1907至 1909年,他派美国舰队(当今以航母为核心的美国海军的前身)走遍全世界。罗斯福懂得展示武力:海军外交可巩固与航海盟国和伙伴的关系,在中立国当中赢得朋友,吓倒潜在的对手。若实施得巧妙,它甚至有可能带来合作。也就是说,假如被美国威慑的国家逐渐认定自己推行冒险主义不会有任何好处。实力是海上合作的基础。
罗斯福的“大白舰队”遍访大西洋和太平洋港口。它也访问了日本,那是在日本海军在黄海海战(1904年)和对马海峡战役(1905年)中2次大败俄国舰队之后不久。那2次胜利确立了日本的亚洲海上霸主地位,也威胁到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地位。英国皇家海军部分撤离了远东,以便同德国展开海上军备竞赛。
这样一来就只剩下美国的亚洲舰队与日本的野心抗衡。而这支抗衡力量很弱。不同于当今以日本为基地的第7舰队(据其网站称“通常每天有60至70 艘船、200至300架飞机和大约4万名水兵和海军陆战队员在该地区活动”),当时的美国亚洲舰队战斗力并不强。它也根本不以作战为目的,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在亚洲各港口展示美利坚星条旗(事实上,日本海军后来在1941至1942年迅速干掉了这支舰队)。
因此,罗斯福决定命令“大白舰队”前往日本。1904至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俄国波罗的海舰队被迫长途跋涉约2万英里去跟日本海军作战。在刚刚经过整备的日军面前,这支精疲力竭的舰队不堪一击。罗斯福想向东京证明美国海军能做到俄国海军未曾做到的事情:跋涉成千上万英里抵达远东海域时仍处于良好战备状态。
简言之,总统希望威慑住日本,使之不敢有侵略举动,尤其是不敢侵略在1899年被美国吞并的菲律宾。罗斯福的海军外交并未伴以自吹自擂。他只是想让东京明白华盛顿的友好意图,同时证明美国海军能够坚守住东亚。
假如说美国海军的打击力量在于航母——如罗斯福时代在于战列舰,那为什么不派出一艘前往中国去证明美国海军时至今日仍然能够坚守住东亚呢?为什么不夸耀一下美国海军的大棒呢?
只要政府官员、外交官以及海军军官把航母访问港口当作力量的证明,只要他们坦诚自信地阐述其目的,北京就很难向国内及亚洲人民把美国描绘成软弱或傲慢。总之,若处理得当,华盛顿将保持与解放军的关系,向北京表明决心,并鼓舞该地区的盟国和伙伴。罗斯福在天之灵对此肯定会赞同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