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泰国2014年政变以来,美国停止了对泰国的军事援助,使得其坚定地转向了中国,宣布和中国签订120亿美元的铁路项目和主要农产品采购交易,这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是一个打击。美国应该通过巩固与越南的战略合作关系,来制约中国对泰国的友好姿态。
日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泰国总理巴育·占奥差举行会晤,将着眼于加强国防、贸易和投资等合作。消息称,作为美国在亚洲时间最长盟友的泰国从中国获得了包括红旗-9在内的一系列援助,而此前,土耳其连番拖延购买中国红旗9使解放军受辱,如今解放军导弹"一雪前耻"。资料图:泰国军队上街。
美国“赫芬顿邮报”1月6日发表文章称,在2014年11月10日亚太领导人峰会的演讲中,奥巴马表达了美中关系要上 “新台阶”的愿望,这凸显了与中国建立持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以确保中国的崛起不会动摇国际系统的稳定。奥巴马演讲之后不久,美中两国签署了“里程碑”式的碳排放协议。尽管取得了这场胜利,但朝鲜的网络攻击及中国与俄罗斯签署能源协议等事件,还是将更加紧张的美中局势带进了2015年。
虽然在未来的美中关系中,经济相互依赖仍掌握着话语权,但最近的情况表明,安全事务将会重新定义2015年的美中双边关系。中国迅速增长的军费开支导致南亚的安全形势不断恶化,这对美国的领导权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美国的政策决策人总是在“必胜”与“恐惧”之间摇摆不定,他们在对付一个重新自信的中国时,无意中加剧了亚太地区爆发冲突的风险。
评估中国军费增加所形成的威胁
2014年,中国的军费开支继续急速增长,五角大楼在2014年6月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的实际军费支出超过了1450亿美元。中国无人机项目的快速发展给华盛顿敲响了非同寻常的警钟。中国公布的一款超精准激光武器系统,只需5秒的侦察时间即可在市区低空击落一架轻型无人机,这更是坐实了美国的担忧。
资料图:泰国军方成功将部分示威者逮捕。
中国的军事建设让美国感到恐慌,也导致中国在太平洋的主要对手(日本、越南和韩国)竞相增加军事预算。中国声称,对中国军事开支的评估之所以观点不一,是因为民用开支和军事开支的分类标准有所不同,但是这种说法无助于减少恐惧。
对于中国的军费增长,美国的回应是增加太平洋地区的资源支出,其“重返亚洲”战略计划在2020年前将60%的海军资产转移至亚太地区。从表面上看,通过军备集结来淡化中国的影响力看起来是有效的。但是,奥巴马政府的军事威慑手段,以及在中国到底是战略伙伴还是重大威胁问题上的矛盾言论,将会严重危及中美军事合作的前景。无论是奥巴马对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主张的批评,还是他在2014年8月将中国形容成国际安全的“搭便车者”,这都有赖于“美国霸权”所累积的利益。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军费开支对太平洋地区的安全构成了重大危险,这种观点值得质疑,因为有很多人严重怀疑中国军事实力的真实程度和战争准备。
如何阻止太平洋冲突
中国军事力量和意图的模糊性应该促使美国制定新的、长期的太平洋战略,而不是继续实施目前的军事威慑战略,目前的战略只对打击迫在眉睫的威胁更有效。为了减少太平洋地区爆发冲突的风险,美国决策者应该采取双管齐下的战略,在执行现有措施的同时还要进行交互的军事建设。一方面要同化威慑,合理利用外交手段向中国示好,提升目前的军事合作,阻止其在太平洋地区的侵犯。最近的气候变化协议证明中美有团结一致、解决共同问题的潜力,这种合作精神必须要扩展到安全领域。要重新启动网络安全工作组,亚丁湾反海盗联合海军演习的成功也为中美情报共享提供了基础,这种机制也应该能适用于反恐与维和任务领域。
要改善太平洋地区的紧张局势,就要对那些受中国直接威胁的国家加强“重返亚洲” 战略,例如越南和菲律宾。自泰国2014年政变以来,美国停止了对泰国的军事援助,使得其坚定地转向了中国,宣布和中国签订120亿美元的铁路项目和主要农产品采购交易,这对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是一个打击。美国应该通过巩固与越南的战略合作关系,来制约中国对泰国的友好姿态。最近,越南支持菲律宾挑战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张,这代表着要实现美国目标又向前迈进了积极的一步。近期,日本积极倡议增强与中国存在纷争的东盟国家的海洋军事实力,美国还应该在这方面扩展与日本的合作。
近期的事件以及围绕着中国军事实力的程度、目的和战争准备的模糊性,应该让美国考虑制定长期的太平洋战略计划,通过扩大经济投资、巩固联盟来综合美国的军备建设。不过,美国政治圈内的“对华强硬”和“对华合作”两派之间的持续分歧,表明不太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呈现出一个连贯的、长期的太平洋发展大战略。
资料图:泰国军队封锁街道。
资料图:泰国军队在街上盘查车辆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