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政素质过硬的政治委员陈风华
9月下旬的一个清晨,在氧气极其稀薄的海拔5400米的雪域高原某开阔地域,一队身着迷彩服的军人正紧张有序地勘察地形。为确保试飞的某型国产直升机成功降落于此,总参陆航部某试飞大队政治委员陈风华3次带队驱车翻越数百公里崎岖险要的盘山路,进行实地勘察。由于这个大队人员少、任务重,大队长经常因任务重叠无法分身,政委陈风华每年都要多次带队执行重大军事任务。
在来试飞大队前,陈风华当过10多年的空降兵,跳过200多次伞,军事素质过硬。到试飞大队后,在完成政治工作任务的同时,他不仅与试飞员们一同学习试飞理论、参与科研攻关、跟班任务飞行,还上高原、下海岛,主动带队执行各种急难险重试飞任务。
“没有一位试飞员的家人希望他们成为英雄,只想着他们能平安降落。”陈风华深知试飞这种极限飞行对试飞员的家庭意味着什么。针对试飞员常年在外执行任务无法照顾家庭的实际,他定期带领机关人员对任务机组家庭进行家访,全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试飞员消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工作。
如今,陈风华带领的这支大队人人有科研成果,个个立功受奖,且都能成功处置空中特情,是我军航空试飞领域的一个胆识过人、技艺高超的英雄群体。
创造试飞奇迹
2007年7月12日,试飞员张志强和张云磊按计划进行一种新机型的极限旋翼载荷测试试飞,时任大队长宋义担任指挥员。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谁也没想到这一天试飞人员将迎来生死考验。刚起飞的一个阶段里,地面遥测设备工作良好,仪表指示正常。
当机组成员正准备退出极限测试返回机场时,直升机却突然出现较大抖动,继而引发机体剧烈振动,很快仪表也变得难以判读。“机体剧烈抖动,驾驶杆操作困难。”“主减滑油温度警告灯亮。”“尾减温度警告灯亮。”“右液面低警告灯亮。”“助力器卡滞警告灯亮。”“右液压系统压力警告灯亮。”“脚蹬操纵卡滞。”机组传来急促的报告声。
指挥员意识到这是一起重大机械故障,“紧急迫降!”指挥员冷静指挥着。
机组人员沉着操作,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过人的胆识,成功迫降在距机场20公里处的稻田里,避开了500米外的居民区,保住了宝贵的科研成果,挽救了型号飞机,也避免给群众造成巨大的损失。
直升机迫降后,大队领导带领官兵在第一时间赶到迫降场,迅速展开救援,同时对周边警戒布控,有效地杜绝失泄密情况发生。
事后,经检查发现:直升机机体多处断裂,升力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油管断裂,液压油漏光。专家分析,如果指挥稍有犹豫、操纵稍有失误,哪怕再耽误几秒钟,都可能造成直升机空中解体,这是直升机试飞史上罕见的特情,成功迫降也创造了航空科研试飞的奇迹。
老试飞员的心声
作为试飞大队这个大家庭中的老成员,大队的成立、发展到今天的辉煌,许多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记忆犹新。作为一名试飞员,印象最深刻的也是飞行中发生的故事。
2003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我和现任副大队长赵锋接到米-17试飞任务。一次,在新乡正常进行直升机定检后试飞。在高度20米左右,进行悬停检查时,直升机突然自动进入俯冲状态,下俯角非常大。
当时是赵锋在操纵,我以为是他在进行直升机操纵性检查。但赵锋说,直升机带杆操纵有异常,让我检查是否有问题,同时提醒我把高度提高些。
我将高度上升到50米左右,然后开始进行操纵性检查,左、右、前操纵都很正常。就在我向后带杆检查时,直升机突然低头形成近30度俯角,向地面扎下去,机械师赶忙用脚抵住向前冲的身体。
我使劲带杆企图改变直升机的状态,可是只感到驾驶杆上一股巨大的阻力,让我无法带杆,这时赵锋也同时和我一起使劲带杆,可是完全没有响应,我感觉到驾驶杆被什么顶住,人力不能操纵,直升机离地面越来越近,地面在我眼里越来越清晰。这时机舱里的机务人员被这种情况吓的大叫,我也觉得没有希望了。
但是我们两人还在继续努力。当直升机离地面还有五米左右时,突然驾驶杆外来的阻力消失,可以操纵了,于是我赶忙带杆在三米左右操纵直升机悬停住,然后安全落地。
走出机舱,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事后经检查,是由于机上左起落架微动电门失效,以及纵向操纵系统1号和3号线路接反造成的。(张云磊)
记忆深刻的第一次
我是试飞大队一名特级试飞员。2001年试飞大队组建时,被选调为试飞员,当时已有4年多驾机飞行经历,在直升机飞行方面算得上经验颇丰了。和我一样,其他试飞员也都是从陆航部队选调来的“标兵”。然而,面对技术性能还有很多不确定性的新机型,谁心里都没有底。
我对自己第一次“惊险试飞”记忆犹新。那次“首飞”,正好赶上试飞第一架直-11型直升机,我和大家一样对这种轻型多用途直升机的相关性能和试飞要求了解得很少。
在组织试飞培训时,作为已有20多年飞行经历的老飞行员,原宋义大队长凭着多年的飞行经验,要求每个人必须做到地面检查“四到”,即想到、看到、摸到、听到。“想到”即充分预想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做到特情处置预想在先;“看到”即仔细查看直升机各个部件有无工作做得不到的地方、有无错接或漏接的现象;“摸到”即做到能摸到的相关部件一定要逐个摸到;“听到”即在停车状态下听一听直升机有无“跑、冒、滴、漏”现象、开启发动机后听一听有无异常响动。
大队也一再要求每名试飞员一定要“胆大、心细”,试飞时做到“严谨、细致、耐心、理性”。
那天,我和试飞员张志强首次登上直-11直升机,飞机发动前,指挥员通过无线电通讯再次叮嘱我们“动作要柔和,起飞时尽可能把高度放低。”正是这句提醒帮助我们避免了一起可能导致机毁人亡的特大事故。
当我和张志强按照指令开启发动机,准备从停机坪右转飞到跑道上去时,惊险的一幕出现了:直升机刚离地不到10公分,我突然感到直升机不能按正常的操作程序工作,本来操纵的是向右转向,直升机却急剧向左偏转,我迅速放下总矩,在直升机向左旋转90度后终于操纵飞机接地停稳。我当即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当时稍有迟疑,直升机将翻转打地。
最后查明原因,是厂方工人不慎将直升机操纵机构装反,致使抵右舵加速直升机向左旋转。如果当时处置不及时,飞机再上升一定高度,将会倾斜导致螺旋桨打地,而机毁人亡。
装备不断发展对我们的试飞经验、试飞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历“第一次”后,我不管任务有多简单,试飞前都严格按要求做好“四到”,试飞时提醒自己要沉着冷静、胆大心细。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