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广梅接受记者采访
8月26日,海军在威海举行的“甲午战争120周年研讨会暨祭奠仪式”新闻发布会上,海军发言人邢广梅身着海军白色军服登台亮相。
“军中第一位女发言人”,一时间,这一身份把邢广梅推到聚光灯下。其实,法律研究是她的本行,发言人则是“兼职”。
亮相后一周辗转三个城市
首次亮相之后,邢广梅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一个星期辗转三个城市,下部队讲课、到军队科研院所做课题鉴定,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前才回到北京。授课及课题鉴定内容是她所研究的领域,国际法、安全环境与政策等。
在部队里,她还是她,没有因为一场亮相有什么改变。
出门“不需要戴墨镜”,也没什么人会认出,因为身着便装的自己与穿着军装“很不同”。她认为,人们关注是因为自己身着军装,传递海军的声音,而不是因为她本人。
去年11月,包括海军在内的全军七个大单位均设立了发言人,其中,海军是唯一设立两位发言人的单位,这就包括她这位海军大校、全军唯一的女发言人。她认为,女性角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与媒体记者间的矛盾关系。
“希望安静下来,继续从事研究”
可能是军人这一职业属性的原因,邢广梅在形容发言人这份工作时多次使用“任务”一词,称发言人是整个团队的末端环节,而自己是在执行任务。
经过专门培训的她,谈起发言人工作,已经颇有心得。在谈到培训课程被老师“为难”、“逼问”时,她没有更多描述自己的表现。不过,培训老师董关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举了一个例子:当时问她一个关于有担心认为我国军事创新技术进展不够的问题,她回答说,“大家不要对中国的技术创新感到担忧,正是因为以前我们做的很多事情大家都不知道,所以军方也设立了发言人。随着军队的工作透明化,大家会了解我们更多的创新技术。”邢广梅确认了这一说法。
不过,发言人工作在她看来更像“兼职”,而工作主旋律仍是法律研究,“现在我仍然在继续从事研究。”她说。
“同事都说我永远在找东西”
或许,学者才是她理所应当的标签。记者见到她是在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她的办公室中。在约8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内,两个书柜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空间,还有半面墙用书籍垒出一个一米多高的书堆,法律相关的大部头陈列其中。
邢广梅说自己有些“健忘”,“同事都说我永远在找东西”,但是谈起她的研究领域却滔滔不绝,年份日子也记得清清楚楚。
本科毕业当上军校的老师后,她又在复旦大学进修法学硕士课程,随后攻读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完成了中国社科院法学博士后的工作。
很多人并不知道,她以自己读博期间完成的论文《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的历史演进》为蓝本出版的著述,在10年后的今天,仍是国际海上武装冲突法领域填补空白的、最全面系统的历史专著。
对话
女发言人有优势吗? 女发言人弱化与记者矛盾关系
北青报:第一次公开亮相之后,感觉自己像明星吗?
邢广梅:这倒没有。作为发言人在面对公众的时候穿的是军装,而穿便装的时候与穿军装的反差很大。人们识别明星靠的是他们的面部特征,而识别我多是看我的军装。大家看到我先用一半的注意力锁定军装,哦,军人,这是制服的效应。
北青报:剩下的一半注意力再锁定,哦,女性,美女。您觉得在发言人这个角色中,女性有优势吗?记者在提问时会不会对美女客气些?
邢广梅:女性在这方面可能有些优势。新闻发言中,发言人与记者往往是一对矛盾体,记者希望提的问题越尖锐越好,发言人要承受记者的各种“刁钻”问题。这种情况下,女性角色可能会弱化这种对立,尤其是对自己比较认同的发言人,记者可能下不了“狠手”。
北青报:您本科并非军校毕业,为什么选择进入军校任教?
邢广梅:我生在青岛这座海滨城市,成长于大海边,家住海军院校旁,小时候上学每天路过军校高墙外,对神秘而神圣的军营生活充满向往,于是在22岁大学毕业那年,可以选择到军校还是地方大学任教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军校。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