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海军潜艇大洋巡弋实弹演练。
美国***2月23日文章,原题:马年将迎来中国的远东“门罗主义”?
2014年马年到来后,外界指责中国跳出地理限制,试图支配和控制自身主权以外的地区。太平洋和印度洋国家的许多官员表达关切,且往往是愤慨,特别是美国官员。
直到最近,美国才不情愿地承认中国战略力量在增长这一现实,但仍认为中国在军力上至少需要几十年才能“赶上”美国。这种背景下,去年中国的势头令许多观察家震动,他们不知道如何反应,甚至不知道怎样才能够反应。他们更关切的不是中国军事、技术和金融力量的增强,而是中国所展示的没有掩饰的战略自信,尤其是在东海和南海。
那么,地区各国为保护自身利益做了什么呢?它们几乎没做什么,一切“照常”,而且对经济下滑极度担忧。
显然,2014年很可能是确立新的全球战略框架的决定性年份。原因很多,但主要在于世界已再度分化为两个主要阵营,这次是美国和中国。但我们还不能讲“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和“以中国为首的集团”——两国将如何构建其支持者集团尚未确定。
资料图: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顺利完成南海科研训练。
据称,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太”战略集美国政治和军事优势,要在西太平洋遏制和约束中国。但到2014年1月奥巴马发表国情咨文时,该战略仍缺乏力度和焦点。不过,显而易见的是,美国从奥巴马上任伊始就放弃了大西洋和欧洲,欧洲不少国家也抛弃了美国。
今后10年,随着美中力量此消彼长,它们的盟友组成也将变化。那么,这会受到哪些战略因素的影响?
首先,中国沿袭的是古典的民族国家思路,而美欧如此表现的时代已经结束。就此而言,现在中国想的是美国(和其他大帝国)曾经成功做过的:专注于领土、自足和综合国力。
中国的劣势在于,作为一个传统型国家,它重视军力,而军力正变得过时。中国投入巨资,欲在航母战斗群、战略核武器和关乎国家威望的太空项目等领域赶超美国,但下一代武器(网络战及其变体)若用得好,可能更具决定性。
最后,中国对全球战略框架通盘考虑,而美欧日等不是这样。这意味着中国是创造性思考,而美国等国根据过去的做法简单推断,聚焦“权利”——这是浪费而非积聚战略资源。
除非有意识地改变思路——美国和“老西方”以及印度接受挑战——否则,马年将看到中国确认对本地区的“门罗主义”。那将是一个难以逆转的改变。
资料图:中国海军远洋编队海中航行。
资料图:中国海军新型战略核潜艇。
资料图:中国海军战舰远洋训练。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