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9月26日刊登相关文章,文中提到尼共(毛)游击队中有一名叫严良斌的中国青年,2004年,他以旅游签证进入尼泊尔,并且辗转加入尼泊尔毛派游击队,成为游击队中唯一的中国人。2005年,他参加毛派袭击当地一个警察局的武装活动,并且负伤。
据称是尼共毛派游击队成员的中国青年严良斌。
9月26日报道,“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农村包围城市”、“人民战争”、“枪杆子出政权”、“彻底砸烂旧世界”,这些对新生代中国人来说已经不怎么熟悉的口号,却依然在美洲、亚洲很多贫穷山村残破的墙上用各种文字被人不断重复。
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秘鲁光辉道路、尼共(毛主义)游击队、菲律宾新人民军、印度纳萨尔派,这些左翼游击队武装,在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的字典里是恐怖主义组织的代名词。但在很多边缘贫困的人心中,它们却是公平正义的化身。
在岁月的流逝中,在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中,理想和实现、迷失和堕落、壮大和凋零、对抗还是和解也都时时伴随着这些左翼游击队。
有些左翼游击队,如曾经显赫一时的秘鲁“光辉道路”,便因为秘鲁政府的打击和领袖的被捕而日渐式微。
而在风云际会中,有些游击队却迅速壮大,甚至走出山林,融入主流政治,如尼共(毛)游击队。短短10年内,尼共(毛)重出江湖,从一股由出走的散兵游勇组成的落魄政治势力,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纪律严密、能量巨大的反政府组织并最终成为尼泊尔议会第一大党。
而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却没那么幸运,在岁月的消磨中,他们丧失理想,随波逐流,沦落为绑匪毒贩。上世纪80年代,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还是一支相对纯粹的左派武装,它挑战哥伦比亚社会种种不公,受人尊敬。后来,该组织却开始涉足贩毒、绑架和种种恐怖主义行为,慢慢变质。该组织的一名士兵这样描述:他们教你马克思主义哲学,然后又把你当奴隶使唤。
当然,也有游击队仍在彷徨,在被“招安”还是继续“占山为王”间摇摆……
尼泊尔游击队:从流亡山林到进入庙堂
走进尼共(毛)领袖普拉昌达的办公室,桌上那个被擦得锃亮的毛泽东铜像格外显眼。一侧的墙上,挂着五个人的肖像,依次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与毛泽东。
早年,尼共(毛)的队伍一共不到800人,极度缺乏枪支弹药,也没有国外支持。很多人认为一两年内,他们就会失败。但是,到2004年,尼共(毛)已控制了广大农村地区,兵临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据说,尼共从丛林进入城市后,普拉昌达首先找来印有毛泽东头像的T恤衫,马上穿在身上并分别送给党内其他领导人。
普拉昌达:“枪杆子理论”的追随者
1949年,尼泊尔共产党在印度加尔各答建立,创立之时提出其目标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争取在尼泊尔实现社会主义。”随后,尼泊尔共产党逐渐分离为多个互不隶属、相互独立的政党,比如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尼共(团结中心)等组织。
将近半个世纪以来,尼泊尔一直是个君主制王国,经济情况恶劣,社会底层农民对王权统治和森严的种姓制度怀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绝大多数农民因无土地成为“失业或未充分就业农民”。
1994年,尼共(团结中心)领导人普拉昌达,因不满该组织几大派别坚持“非暴力不合作的和平道路”,决定另辟蹊径,建立“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展开人民战争。普拉昌达宣称自己相信“枪杆子里出政权”,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道路。
“普拉昌达”其实只是一个化名,意思是“凶猛的人”,他的本名叫普施帕·卡马尔·达哈尔。普拉昌达当过中学教师,后因受够了贫困和野蛮盘剥,于1979年放弃教职成为一名政治人物,此后迅速崛起。
对尼泊尔人而言,现年57岁的普拉昌达是个传奇人物,对于更多的人而言,由于10多年钻在深山老林里打游击,他也很神秘。
2012年年初,《凤凰周刊》记者丁大伟曾经探访过普拉昌达的办公室。负责接待她的是尼共(毛)秘书处官员Nabarj Pudasain Gurans。尼共(毛)所谓的总部其实就是个简陋而整洁的小庭院。不需要登记,也不限制拍照。
在普拉昌达办公室外的会客厅里,整齐地摆放着几个不算新的普通沙发和茶几。用玻璃板隔开的办公室内,一个办公桌和一个椅子就占去一半的空间。
普拉昌达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几份尼语文件,一个被擦得锃亮的毛泽东铜像格外显眼。连铜像脖子上系的红领巾,都像是刚刚洗净佩戴上去的。办公室一侧的墙上,挂着五个人的肖像,依次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与毛泽东。普拉昌达办公室的上层,是尼共中央委员会开会用的会议室,一番70年代大陆内地乡村大队部的模样。
尼共(毛)的外事局里堆放着一些杂志和光盘,基本都是其他各国时政内容。其中一份光盘上边印着:Report to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秘书处官员Gurans看到光盘,拿起用衬衣擦拭几遍后,小心翼翼地放入文件柜,并说道:“中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