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开始,“空军一号”用的是橙色涂装。但肯尼迪总统夫人杰奎琳完成白宫整修项目后,又提出“空军一号”也该换一种高雅的格调。从那时起至今,“空军一号”便固定为蓝色基调的涂装。左图为1962年的“空军一号”;右图为现在的“空军一号”。

没来得及充分享受全新专机,肯尼迪迎来了他生命中最后的日子。图为1963年11月22日,达拉斯,肯尼迪遇刺90分钟后,副总统约翰逊在“空军一号”上宣誓就职,旁边的杰奎琳惊魂未定,还穿着血迹斑斑的衣服。这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广为流传的照片。

肯尼迪遗体将如何运回华盛顿引发了讨论。最终,将灵柩放置于“空军一号”货舱的提案没有通过。工作人员将客舱重新改造,腾出足够空间用以放置灵柩。图为1963年11月23日,肯尼迪灵柩被送进“空军一号”客舱。

约翰逊上任后,立即改造了“空军一号”。他将机尾隔间合并,腾出了更多办公空间;并为新闻媒体提供便利,扩张自己的影响力。图为1966年的一趟旅程中,约翰逊总统与纽约时报记者聊天,而其夫人与工作人员在一旁用餐。

尼克松总统为“空军一号”带来了规模最大的改造。如今的“空军一号”拥有总统套房、总统办公室、医疗室、第一夫人专用房间、高级官员房间等;机身中段是供记者及工作人员休息室。

“空军一号”上电线长达3000多公里,配备有87部电话,以及10多台电脑,能随时接受信息以及指导地面工作。总之,在白宫和五角大楼能做的事,在“空军一号”上都能做。

图为1996年10月25日,克林顿总统在“空军一号”总统办公室。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