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日本称尖阁诸岛)主权争端,在时间点的不幸配合下,持续升温。9月18日是中国订立的“国耻日”,中国民众及学生在每年的这一天重温日本侵华的历史及暴行,每当中日关系陷入低潮时,这一天也成为了敏感的日子。今年的“国耻日”前夕发生了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事件,在中国引发了历年最严重的反日示威,涉及的中国城市多达85个,示威群众号召抵制日货,一些地方还发生打砸抢的暴力事件。眼看示威事件失控,中国当局在9月18日当天通过官方媒体谴责街头暴力,并致力为民间的反日行动降温。然而,在9月18日当天,日本行政管辖的钓鱼岛又出现日本右翼分子登岛宣示主权,随后12艘中国海监船和渔政船开到钓鱼岛邻近海域,与日本海警巡视船对峙。与此同时,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警告,中国保留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权利。
中日关系剑拔弩张,两国领袖在国内的压力下,都不能在主权问题上示弱。历史的恩怨,也提高了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擦枪走火的风险。东海休渔期刚结束,有超过1000艘中国渔船将到钓鱼岛附近海域捕鱼,而中国当局也表示将护送这些渔船。因此,中国执法船只与日本海警巡视船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然而,美国已表明,钓鱼岛也纳入美日安保条约,相信中国会尽量避免与日本发生全面的军事冲突,并通过美国约束日本右翼势力的挑衅行为。不过,这取决于中美两国的互信,而在这方面,两国还有一段很长的路。
除了军事压力外,中国反制日本的另一抉择是经济制裁,包括民间喊出的抵制日货运动。中国目前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大的出口市场,日本经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远高过中国对日本的依赖。中国官方媒体恫言,若中日发生经济战,日本要做好倒退20年的准备。在这一次的反日示威中,日本在华企业由于停工或停业以及示威群众打砸抢,已蒙受不少损失。然而,经济制裁是双面刃,中国的经济也会受到冲击。中国的外来直接投资中,日本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中国商务部的研究显示,日本对华出口绝大部分并非消费品,而是以中间投入产品和生产设备居多。日本是全球先进制造业领域尤其是汽车、电子等产业的中间投入品和生产设备的主要供应者,在还没有找到替代货源情况下,抵制日本进口货,将打击中国本身的制造业、出口和就业。此外,经济制裁或抵制将迫使日本投资转向其他国家。
第三个抉择是通过国际法规,向日本施压。中国在9月13日向联合国提交钓鱼岛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并决定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以进一步确立中国的钓鱼岛主权及其相关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权利。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则表示,他将在本月下旬出席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时就领土领海问题阐明日本立场,依法解决争端。在中日两国僵持不下的局面下,这个抉择不一定能够解决领土领海问题,但至少可以为双方争取多一些时间缓和紧张的局势。
中国将采取何种反制措施,战略学者有不同的声音。总体上,中国的崛起及日本国力相对下降,加强了中国反制日本的信心。中国是本区域的大国,在维护本身利益时采取何种反制方式,将受到国际瞩目,特别是中国与本区域多个国家还存在悬而未决的领土及领海问题。反日示威出现的打砸抢事件,或多或少影响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形象;军方的强势立场,也将不幸地让“中国威胁论”重获市场,从而加强了美国在本区域的战略地位,相信这不是中国乐见的发展。此外,经济制裁与街头政治一样,难以恰到好处。
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在1978年到日本进行历史性访问时对钓鱼岛归属的问题表示,中日两国看法不同,对钓鱼岛的称呼也不同,不妨先把问题放一边,把它留给后人,他们会比今天的人更聪明。在中日关系紧张的局势下,邓小平这个看法还有参照的价值。虽然中日两国存有旧仇,但也不应该制造新恨,否则本区域的安全与稳定将添加更多变数。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