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日本挑起的中日钓鱼岛之争已经成为中日、乃至东亚最热门的话题,其热度远远超过了两年前的中日撞船事件。如若两国开战谁将获胜的讨论不绝于耳,两国民间的相互恶感不断攀升,钓鱼岛确确实实成为中日关系的问题。如何破局钓鱼岛困局应该是中日关系的首要问题,功夫在诗外,钓鱼岛是中美日三国演义的焦点,只有透过内在的机理才能找到破局之道。
从大国战略的格局而言,围绕钓鱼岛,中美日三国都面临两难。因此,时局显得扑朔迷离,甚至暧昧不明。面对混沌,任何诛心之论都无益于认知钓鱼岛上的迷局。毫无疑问,是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打破了钓鱼岛的沉静,在美国发表演讲时提出购买钓鱼岛的说法,当时人们认为这不过是石原为了组建新党的政治作秀。时隔三个月,钓鱼岛问题已经发生了质变,从日本地方政府长官的信口开河变成中日两国的外交困局,从日本政客的政治作秀变成了中美日三国的战略博弈。对于中国而言,直面钓鱼岛上空的风云激变是寻求破解之法的前提。
从戏剧角度而言,日本是这场戏的导演和主角,但是日本却无法在这场戏中为所欲为,即便野田佳彦也面临两难选择。自7月7日,野田佳彦宣布政府将对钓鱼岛实行国有化以来,野田似乎在“放狠话”的道路上骑虎难下。7月24日,野田在回到参议院质询时表示,政府已经着手准备将钓鱼岛国有化的手续,并且筹措购岛的相关预算;两天之后,在众议院,野田更是放言,如果周边国家对钓鱼岛有非法行为,将会调动海上自卫队予以应对。
野田此言一出,引起中国强烈不满。在7月7日卢沟桥事变这样的敏感日子宣布对中日有争议的钓鱼岛进行国有化,野田已经让中国人深感愤怒,近几日又以语言威胁,野田在秀肌肉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了。日本政坛已经没有村山富市、田中角荣这样的政治家,如果松下幸之助泉下有知,肯定对松下政经墅的墅生们的表现非常不满。无论野田还是前原诚司,都是松下政经墅的墅生。当年,松下为了培养日本的战略家而创办了松下政经墅,如今,松下政经墅的墅生已经成为日本政坛的中坚力量。
2009年日本民主党将长期执政的自民党赶下台,实现了日本政坛的政党轮替,日本大选在即,野田不仅面临在野的自民党的压力,也面对党内的各个派系的质疑,民主党元老小泽一郎出走就是一个信号。民主党执政三年多来,政绩平平,在大海啸、核电危机的挑战之下,民主党表现并不比自民党强多少。国内税制改革阻力重重,野田要在内政取得大的进展并非易事。在这种情况下,由石原挑起的钓鱼岛问题就成了野田的一根“救命”稻草。中日撞船事件以及日本大地震极大地影响了日本选民的领土观念,钓鱼岛成为普通民众情感宣泄的窗口。
石原在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刊登关于钓鱼岛的广告,希望获得美国的支持,并威胁美国如果不支持与中国对峙的亚洲国家,美国将在太平洋失去一切。野田内阁的外交大臣玄叶光一郎则声称钓鱼岛在日本安保条约的适用范围之内,这一点已经得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确认。
野田与石原之间的争宠最终会破坏中日关系稳定的基础与默契,野田与石原不顾中国的愤怒而竞相挑衅中国也是有限度的。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中国经济的快速成长是日本走出衰颓的重要条件。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认为,日本政客需要搁置钓鱼岛争议,中日友好依然是大局。当年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时候,钓鱼岛问题被搁置起来,双方都不能登陆是一种默契,这种非制度的处理方式的脆弱性,在野田这样的政客手中暴露无遗。
野田和石原傍美国的做法为美国在东亚的军事部署提供了机会,最先进的“鱼鹰”运输机和F-22“猛禽”战斗机重新部署到驻日美军基地。自2010年美国调整东亚战略以来,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部署着力于关岛-澳大利亚一线,钓鱼岛之争则为美军加强前沿部署提供了空间。F-22标志着西太平洋地区率先进入第四代战机时代,东亚地区的军备竞赛似乎已经不可避免。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核心利益是维系一种以美国为轴心的均势格局,而中国海军的崛起或多或少已经打破了既有的格局,中国海军频频进出宫古海峡使得钓鱼岛的战略价值得以凸显。日本防御重心向西南转移与美国回归东亚的战略在钓鱼岛找到了交集。
与日本的高调言辞相比,美国则是暗度陈仓,加强在第一岛链的部署。然而,中美关系与当年美苏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中美关系的焦点在经贸领域,而美苏焦点在核武器。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冷战式的军事部署不可能不受到“联系战略”的制衡。虽然钓鱼岛这个戏台上的主要演员是中国和日本,但是美国更像皮影戏的操控者,即便如此,它也要受到光和影的制约。
钓鱼岛困局给中国的反思是,需要发展出一套危机管理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以牙还牙的“工具库”。单以“固有领土”这样的宣誓之词,无法应对美日的连环套,“历史边疆论”无法代替国家大战略的谋划。当只有在野田的“国有化”和石原的“购买论”之间作出选择的时候,中国便陷入了一种战略上的被动与困局之中。(作者:孙兴杰 国际关系史博士)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