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鱼雷铁人”王利军(右)生前工作场景。
广袤的塞外草原,连绵的戈壁大漠,无垠的高原盐湖……在这些远离大海的地方,同样飘扬着水兵的蓝色披肩和金锚飘带,活跃着海军装备部某军事代表局官兵攻坚奋战的英姿。6月中旬,记者来到这支被誉为“西海舰队”的部队,从他们开展的“赞颂科学发展成就、忠实履行历史使命”教育活动中,感悟到了“西海舰队”的发展变化,感受到了“西海人”的无悔坚守。
变化的是观念,不变的是信念
初夏的西北大地生机盎然,参加教育活动的军代表从西北、华北汇聚“西海舰队”军史馆。这里陈列着半个多世纪以来一茬茬军代表用青春、智慧和生命监造的数百件装备模型,是“西海人”的精神殿堂。
一幅幅发黄的照片,一座座闪亮的奖杯,一件件精致的模型,让老一代军代表回味起激情燃烧、拼搏不息的岁月,让新一代军代表感悟到辉煌成就源自坚守和奉献的真谛。
在思想多元、观念变化的今天,军代表们常常会面临多种困惑。军代局政委张宝军告诉记者,只有把坚定的理想信念根植于灵魂深处,军代表的人生才不会迷航。
他们围绕“弘扬西海舰队精神”组织讨论,辅以英模授课、文艺会演、参观见学等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广大官兵接受革命传统的熏陶和洗礼。
教育活动中,被誉为“沙海水兵”的军代表李有泉被请上讲台。“最令我欣慰和自豪的是,数万条多种型号军用飞机轮胎从我手中交付部队,没有一条发现质量问题……”话音未落,台下掌声响起。
李有泉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唯一穿海军军装的军人,他独自一人坚守大漠戈壁30年,潜心从事特种航空轮胎监造工作,取得的成果5次荣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作为‘西海舰队’的一员,我们要像李有泉那样,扎根西北、心向大海,让坚定的信念如岿然不动的昆仑之巅!”军代局局长杨石宝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资料图:原中国鱼雷发射试验基地建造在青海湖南岸,因其在青藏公路151公里处,又被称为151基地。其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之后,才被掀开神秘的面纱,被世人得知。现保留一部分原有的生产车间、实验区和鱼雷、电台等实物供游人参观。中新社发 李全举 摄
变化的是环境,不变的是本色
“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从沿海城市来到西北大漠,一待就是30多年,吃苦受累无怨无悔,就是为了建设一支强大海军,让我们的钢铁舰队驶向深蓝……”海军第一个派驻西北某厂军代室的总代表宫洪越,用声情并茂的讲述激荡着官兵的思绪,一会儿回到历史,一会儿投向大洋。
教育活动展开后,局党委把那些为海军装备建设事业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同志请了回来,讲述创业初期的艰辛,让年轻一代在新旧对比中感悟科学发展成就。
“我那时上班骑自行车,写验收材料都是先手抄再油印,但我们没有放过任何一个有质量问题的产品。现在,加工机器和检验设备更新很快,你们赶上好时候啦!”40年前担任总代表的王海昆语重心长地说:“环境越好、条件越改善,越要坚守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作风,装备第一、质量至上的原则不能有丝毫动摇!”
教育活动中,该局党委推行军代表监督厂所质量、厂所监督军代表作风的“双向监督”制度,教育引导军代表端正价值追求、事业追求、人生追求,不断增强用权为军、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正人品、正风气、正规矩”。这9个字既是对军代表工作的要求,也是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出现的新气象。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局军代表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严格把关,先后核减不合理装备经费近千万元,让国家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刀刃上。
“我是装备先行官,国家安危挂心间。质量至上我把关,克敌制胜我为先……”这首军代表们集体创作的歌曲,道出了他们心中的理想和追求。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ne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