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奈:恐怖袭击只是利用了两大不对称状况 约瑟夫・奈,曾于美国克林顿政府时期任国防部长国际安全政策助理,哈佛大学教授,著有《权力的未来》一书
以冷战为例,当时美国抵御苏联核袭击的能力显然比今天更为脆弱,但“确保相互毁灭”战使得双方都变得同样脆弱,从而避免了灾难发生。苏联人虽然武力强大,但却无法利用手中的军火库从美国人处讨到半点便宜。
然而,有两种不对称状况却在2001年9月帮了基地组织一把。第一是信息不对称:恐怖分子对自己的袭击目标了如指掌,但911之前的美国却对恐怖网络特征和地点知之甚少。第二是注意力不对称:美国作为一个大型参与者拥有众多利益目标,并因此稀释了在恐怖分子这种小型参与者身上的注意力,而恐怖分子则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注意力和意愿。美国情报目标早就收集了基地组织的信息,却始终没有把来自多个情报部门的信息进行系统整理。但这两种不对称无法赋予那些非正式暴力行使者们永恒的优势。基地组织首脑人物的陆续覆灭,美国情报部门的不断强化,更加严格的边境管制以及美国联邦调查局与中央情报局的更紧密合作也令美国及其盟友变得更加安全。
★罗斯・杜塔特:本拉登失去了泛伊斯兰世界的支持
罗斯・杜塔特(Ross Douthat):纽约时报评论版专栏作家、《大西洋月刊》高级编辑
拉登赢了吗?才没有。美国在穆斯林世界的军事干预只是为了防止全球圣战运动的蔓延。而圣战运动是以牺牲一些温和伊斯兰运动为代价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泛伊斯兰政教合一国。比起发动911那时,本・拉登离建国目标更近了吗?不,相反,更远了。还有人说方兴未艾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对伊斯兰极端分子来说是件好事。但是很难得到诱敌深入跟阿拉伯之春有什么必然的关联。
也不能认为他的终极目标过于不切实际所以无从实现。不切实际的革命者有过成功的先例,1917年发生在东欧的共产革命正是如此,1970年代后伊朗的霍梅尼也是。如果拉登追随者把巴基斯坦变成了圣战国,或者伊拉克战争让基地三号人物扎卡维统治了美索不达米亚,那么后911时代的拉登确实是成功的。但事实却是,随着外国军队进入阿富汗和伊拉克,拉登在穆斯林世界的欢迎程度每况愈下。
★彼得・伯根:拉登和布什都犯了战略错误
彼得・伯根(Peter Bergen):CNN记者、国家安全分析员,曾采访过拉登,畅销书《最长的战争》作者
911事件的问题不在于美国政府缺乏有关基地组织意图和能力的信息,而在于布什政府无法理解基地组织可能对美国发动实质性袭击,一方面是因为白宫局限于冷战思维,一方面是美国把伊拉克看做头号敌人,认为本拉登和基地组织在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不符合这种世界观。本拉登和布什都犯了重大的战略错误,本拉登误判了911袭击的后果,认为西方国家和苏联一样容易击败,发动911袭击将让西方势力从中东撤出,但是西方对中东展开了行动,导致他领导的恐怖组织失去了阿富汗的安全基地。布什决定发动伊拉克战争打击恐怖主义,结果反而为为本拉登的圣战注入了新的活力。
布什政府没有完成反恐战争的目标,根据五角大楼的调查分析,萨达姆和基地组织之间根本没有关联,中东地区也没有出现民主的多米诺效应,相反的是,各国政府更加坚定地捍卫政权。布什政府的错误,为基地组织在阿拉伯国家找到了避风港,伊斯兰国家成千上万的失业者将继续赞同本拉登反对西方的教条。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