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舍夫厂的前身,即T-34诞生地――哈尔科夫机车厂。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哈尔科夫机车厂转移至乌拉尔地区,更名为183厂。1943年苏军收复哈尔科夫后,在原厂址进行重建,名为第70厂。1950年代,第70厂更名为马尔舍夫厂。(资料图)
日前,乌克兰哈尔科夫地方法院受理了该国老牌军工企业马尔舍夫机械厂破产案。由于马尔舍夫厂具备雄厚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其主打产品――堡垒-M主战坦克一直是俄罗斯T-90S、中国MBT-2000坦克的最大竞争对手,本案受到国外媒体的持续关注。有分析称,该厂濒临破产的困境或令中俄两国的军工企业得利。
“搅局”中国坦克出口
据俄罗斯《莫斯科国防简报》消息,秘鲁在今年早些时候放弃采购中国的MBT-2000坦克,除了资金紧张,马尔舍夫厂的搅局也是重要原因。“就在秘鲁开始试用5辆中国坦克时,乌克兰却不顾与北京达成的协议,拒绝向MBT-2000提供其生产的1200马力6TD-2E柴油机。尽管中秘两国进行了数月努力,但仍无法说服乌方同意发放这款发动机的‘最终用户许可’,致使秘鲁军方不得不冻结采购计划,并将5辆MBT-2000返还中国。”
《莫斯科国防简报》总编巴拉巴诺夫认为,乌克兰的突然变卦多半是马尔舍夫厂施加压力的结果。由于秘鲁财政状况不佳,该国陆军只能在单价不超过400 万美元的型号中选择,马尔舍夫厂的堡垒-M坦克恰好是中国MBT-2000的竞争对手,该厂遂“暗施推手”,迫使中国产品退出竞争。不过,MBT- 2000之所以装备乌克兰的发动机,并非中国缺乏相关生产能力;事实上,中国国产发动机性能更出色,惟一缺陷是价格比6TD-2E贵不少,非秘鲁这类囊中羞涩的国家所能承受。
而今,马尔舍夫厂濒临破产,“简直是送给俄罗斯和中国一份厚礼”。此后,中俄两国的坦克出口不但少了一个强劲竞争对手,而且中国坦克若继续采用乌克兰发动机,也不会再受到该厂干扰。
马尔舍夫厂曾经生产过T-44、T-54、T-64、T-80坦克,是苏联解体前两大主力坦克厂之一。(资料图)
从合作伙伴到竞争对手
马尔舍夫厂的前身是成立于1895年的哈尔科夫机车厂。从1929年造出T-12坦克样车算起,它已有70多年的坦克研制和生产经验。在苏联时期,马尔舍夫厂是该国坦克生产基地中最重要的一个,被誉为“红色军工皇冠上的珍珠”。
客观而言,苏联解体之初,马尔舍夫厂与中国相关企业的关系还算不错,甚至提供技术帮助中国发展外贸型坦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该厂和中国北方工业公司(NORINCO)合作为巴基斯坦设计制造“哈利德”坦克。然而“商场上没有永远的伙伴”,随着中国军工企业开始积极拓展坦克出口市场,以及马尔舍夫厂在上世纪90年代末大力推销其堡垒-M系列坦克,双方的关系逐渐由合作变为竞争,此后相继在缅甸、秘鲁、摩洛哥和泰国等市场展开了角逐。
乌克兰军企难逃衰落
军贸业务不仅是技术和企业的比拼,更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拥有6万员工的马尔舍夫厂受累于本国经济衰退及缺乏政府信贷担保,近年来的发展后劲越来越弱。俄罗斯《独立报》此前报道,该厂为获得贷款,竟用中心实验室进行抵押,导致科研秩序大乱。更糟糕的是,工厂领导在最近几年里数次更换,贪污腐败横行,工人们感到前途暗淡,许多骨干另谋高就。很明显,问题成堆的马尔舍夫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对蒸蒸日上的中国企业逐渐力不从心。
美国蒂尔集团曾预测,中国MBT-2000、俄罗斯T-90S和德国“豹”2将成为未来20年内最畅销的坦克。有分析指出,中国对进军国际坦克市场准备充分,MBT-2000及其最新改进型VT1A坦克都是集多年经验发展而来的,无论技术成熟度、先进性还是价格都极具竞争力,至于这两型坦克采用的乌克兰发动机早有许可使用协议,现在乌方“翻脸”,反倒给中国提了醒――即使是出口货也不能完全依赖国外技术。今后,中国必定会尽力将性能更好的国产发动机降价,将其与MBT-2000系列坦克搭配。如此一来,后者在参与国际竞标时就不必为别人“卡脖子”伤脑筋了。(特约撰稿 方言)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