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披露中国有关造航母争论 称2005年是转折(图) |
www.sinoca.com 2011-08-01 东方早报 [复制链接] 字体:大 中 小 |
历史争议一直在重复
但对于中国海军的“航母派”而言,这场“要与不要”的争论已经持续了太长的时间。
尽管刘华清担任海军司令时对于中国拥有航母有着笃定的信念,但反对声浪同样强大。据海军指挥学院的徐锡康教授撰文回忆称,在1986年的全军首届战役理论学术讨论会上,一位领导的报告对海军走向大洋发展航母提出了完全否定的意见,其中心意见是要跨越传统模式,跨越发展航母阶段,可以用发展航天技术、航天兵器予以替代。
类似的反对声直到20年后依然不绝于耳。一名中国军方高级官员在2006年的一场同外国军方学者的讨论会上表示,尽管他多年来主张发展航母(因为中国需要),但直到最近,航母仍然并非国家资源最佳的用途,因为中国缺乏一支护卫舰队,导致航母易于遭到攻击。中国由此选择“潜艇、中型战舰以及战机进行投入”。《舰船知识》网络版主编宋晓军 2006年3月在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曾说,中国军方内部有一派人主张发展航母,但必须与力推潜艇及航空航天项目的一派展开角逐。
在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中,潜艇项目远远超前于航母计划。这与邻国印度截然相反,而另一个重要邻国、海军力量同样不可小觑的日本,情况也大致与印度相似。法国和英国则既部署航母又发展潜艇。有分析人士认为,在比较了中国海军与世界主要海军大国的军力结构模式和战斗力及经验之后,对于地区邻国日本和印度的关注仍然最盛。
美国前驻华国防武官、退役海军少将麦利凯认为,中国在航母和潜艇问题上,没必要朝着任何一方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要在台湾问题上威慑美国,潜艇效果最好。要确保国际航道安全,适中的航母部队会发挥作用。”他告诉东方早报。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太平洋论坛创始人、美军第七舰队前参谋长洛依德・R。维希(Lloyd R. Vasey)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这种反对声,他告诉东方早报,中国的大陆型形态意味着其最重要的安全关切并非来自海上通商通道构成的任何威胁,主要也不是在东亚水域,而是可能来自与印度及俄罗斯的陆上边境。
“在作为早期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时,毛泽东对于海洋的兴趣不大,而是把注意力放在陆地防御上。”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副教授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lmes)近期在“外交政策”网站上撰文称,他认为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对于“搭美国海洋霸权的便车”感到满意,因为“有限的资源花在经济发展上比在水上放置钢铁来得更好”。
中国海军分析人士马尧也认为,中国以往是陆权国家,是由地理因素、经济结构和观念决定的。随着这三种因素的变化,中国开始从陆权国家向海权国家的方向发展,“但这种发展和过渡历程具有不确定性,”他告诉东方早报,“尽管在进入后冷战时代之后,海权中的经济因素开始上升,而军事因素开始下降。”
对于1986年那份“全面否定”的报告,刘华清当时就予以了直接的回应:“搞航母,不是为了军备竞赛、显耀武力,是服从于战略防御的总需要,用于维护我们的海洋权益,解决岛礁争端和对台斗争问题。
海军即使要建造航母,其型号、规模也只能从小到大,在国家财力、军力许可范围内考虑。”
海军指挥学院的徐锡康进一步补充说,陆地-海洋-航空-航天是人们征服自然的辉煌成果的自然进程,不具替代性,保卫远离大陆的海洋国土及其资源,保卫岛屿领土,海军的战役战术使用都因缺少空中掩护、缺少空中攻击支援能力而受限。对此,航天器材是难以弥补的。
“变废为宝”与本土制造
从海外低价购买废弃航母的计划被一些观察人士称为中国航母之路的第一阶段。自1985年至2002年,中国相关企业从海外总计完成了对四艘废弃航母的收购。最早购入的是15000吨英国造的前澳大利亚皇家海军航母“墨尔本”号。有西方评论认为,表面上看,中国人花钱买了一堆废铁,但随后有报道传出,中国人利用该航母上的蒸汽弹射式飞行甲板在北方一座机场开展飞行训练。“通过拆卸它,中国可能学到了工程原理――尽管有限,或许还有些过时。”美国海军专家艾立信认为。据徐锡康撰文证实,刘华清在上世纪80年代的确曾让他们认真研究正在广州船厂拆船的“墨尔本”号的资料。
另外两艘购入的废弃航母是“明斯克”号和“基辅”号,目前分别落户深圳和天津,均已改装为娱乐设施和军事教育主题公园,供游人娱乐参观。“中国的老式航母,特别是‘明斯克’号和‘基辅’号,可能被买来当‘尸体解剖’,为本土(航母)的设计提供信息。”艾立信认为。
引发外界最多猜疑以及内部最多争议的是前苏联重型航母“瓦良格”号,这艘中国于1998年从乌克兰手中以2000万美元购入的大型舰艇自一开始便未完工服役过,船体在2002年几经周折运抵大连港口时连船舵也没有,是否装配有汽轮发动机也尚存疑。在2002年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瓦良格”号一直静静地停靠在大连港,等待命运的裁决。2006年,一名中国高级官员在与西方学者的交流中透露说,“一些海军军官想要”重装“瓦良格”号,但“仍有激烈的争论”。
国产航母的打造计划――即西方观察人士口中的第二阶段――在中国海军中仍在不断探索和推进。早在1987年向解放军总部机关汇报海军装备规划情况时,刘华清就曾具体建议称,对航母的发展,“七五”(19911995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他当时根据中国航空和造船业领导及专家们的评估认为,中国在技术上“有能力建造航母以及舰载战机”。
谈及刘华清1987年的建议,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李楠告诉记者:“方案后来被搁置了,部分原因是预算不足。”1997年,刘华清从中央军委副主席一职退休,这被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伊恩・斯托瑞视为“航母失去了在中国海军中的拥护者”。
但中国香港媒体在2000年援引俄罗斯的消息报道称,1992年,北京高层开始下令就建造本土航母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即所谓的“9985项目”,研究的结论于1999年完成。2000年,北京准备投资约48亿元人民币打造第一艘轻型常规动力航母,预计在2005年正式服役。
本土航母服役的消息显然是空穴来风,但随着新世纪之初中国经济迎来空前的增速,各种潜在的发展可能性确实在不断萌生,中国海军发展的强劲势头与每年发布的国防预算增幅一样尤其引人注目。到2007年,各种条件越发趋于成熟,中国航母项目最终开始缓缓走向台前,到2009年,航母项目似乎转入“快车道”。
2010年12月16日,日本《朝日新闻》称,中国国家海洋局属下研究机构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在最近发表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中提及,2009年中国便制定了建造航母的构想及计划。同样是这家报纸在2008年底引述“中国某军事和造船产业业内人士”的话称,解放军将于2009年开工建造两艘排水量5万 -6万吨的航空母舰,并将于2015年完工下水。
一样是在2009年,“瓦良格”号的舰岛改造作业启动,静静等待7年之后,原本已经废弃的航母迎来新生。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
| | 相关文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