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美国的计划,这个级别的航母一共要造10艘,以替换现在的10艘。第一艘将于2014或者2015年服役,服役后按50年寿命,到2064年才结束使命。最后一艘将于2048年服役,又要过50年。所以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航母编队仍将是目前任何兵器所难以替代的。21世纪还是航母的世纪。”
既然中国起步已经晚了,为什么不直接发展核动力航母呢?李杰解释说:“这有一个技术问题,像航母这样的大家伙,我们许多方面都是空白,多数都要从零开始吸收、起步,就有一个轻重缓急、权衡取舍的问题。核动力、电磁弹射、新概念武器,有的我们没有,有的造不出来。核潜艇的动力系统和航母也不一样,中国航母,更重要的是解决从‘0’到‘1’的问题。”
走向深蓝
甲午海战之后,中国长期陷入“大国小海军”的局面。新中国的海军是1949年4月23日创建的。当时建海军的主导思想是防止帝国主义从海上侵略,国家在经济很困难的情况下拨付大量经费准备购买苏联的海军装备,后来因为朝鲜战争爆发、国际形势变化而终止。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海军基本是一支在“家门口”“看家护院”,仅具备近岸作战能力的“黄水”海军。
实际上,围绕着是否发展航母的问题,中国也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一位海军高级官员透露:“我们三代海军司令员都向中央提过建航母的问题,但都没有获得通过,这原因很多,国力不够、战略需求不足、观点问题等等。”西方有种说法:30年陆军,50年空军,100年海军,这也折射出海军投入大、见效慢的问题。
建造一艘航母,无疑需要以国家巨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李杰以美国最后一艘“尼米兹级”航母“布什号”为例说:“其单舰造价是65亿美元――约等于400亿元人民币,这只是舰本身,舰上的飞机可能花的钱不比航母少,如果按65亿美元算,也要400亿元人民币左右。航母服役后,以过去的30年寿命计算,这期间要更新好几茬飞机,一二十年以后再换一茬,又要花很多钱。还有是编队出去,有很多护航舰艇,编队花费基本上和舰本身也差不多,六七十亿美元;此外还有每天的花销,我算过,美国‘尼米兹号’航母出海的时候,一个小时要花近10万美元。一艘航母上有五六千人,飞机也跟着去。一天要花几百万美元。” 但是李杰又提醒本刊记者,如果从投入费用与产生效益比来看,也许对航母的认识会增加一层。“建造航母本身,也带动了相关工业、产业的发展,比如航母几十亿元的投入,其他的工业产业费用是它的好几倍,港口、基地设施包括将来科技水平发展会大大提升,所以不能完全从航母本身消耗来看待问题。”另外,航母虽然花钱很多,但是起的远远不是钱能买得到的。“航母的出现,使海上力量成为立体的综合的联合战役军团,整个海上力量提升了。航母是一个空间的概念,作战领域从二维变成了三维。舰载机的速度、高度,还有探测范围,都比水面大大增加,联合作战能力和立体作战能力都大大增强。航母的总体作战能力与传统军舰相比不在一个数量级上――30艘驱逐舰能够搜索的海域面积,才相当于一艘航母;而且它搜索的面积处于平面,航母则是一个空间的概念,30艘驱逐舰的费用又远远超出一艘航母。”
“航母不仅是一个大国的象征,它实际上把一个国家的海上力量凝聚起来,成为一个海上编队和能够执行海上作战任务或非战争行动的、大规模的海上集团。所以它也会带来一系列整体海上力量的变化,包括指挥机构、武器装备、军事理论、编制体制,以及带动与军工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航空母舰带来的影响和意义,绝非是一艘单舰,而是使整个海上力量和海军力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航母也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到非战争军事行动中。2004年印尼海啸,“当时美国派了航母和两栖攻击舰,把上面的飞机都换成直升机,给当地和周边国家送救援物资,中国的救援物资也是通过美国的直升机分发的”。“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在东南亚海啸灾难中执行和平救援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2010年海地发生地震,美国再次出动了“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和两栖攻击舰。当时首都太子港的电力系统全部被毁,美国就用航母来发电,提供晚上照明,“卡尔・文森号”航母上的电比整个太子港提供的电都要强。除此之外,因为航母制造淡水的设施很强大,“卡尔・文森号”还为太子港提供了大量淡水。它们也同样撤除了大部分固定翼飞机,换成直升机,参与抢险救灾,分发物资。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日本福岛核泄漏后,美国马上派“里根号”航母前往“救援”,但它得知有辐射之后,又迅速后退了几十海里。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利益向海洋的延伸,“中国需要航母”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我们的国家利益到底在什么地方?中国人大多面朝黄土背朝天,大陆意识比较强,过去老说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地大物博,但是没有意识到我们还有大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海上利益相对于陆上利益不是那么受重视。”李杰说。
核心提示:“按照美国的计划,‘福特级’航母一共要造10艘,以替换现在的10艘。第一艘将于2014或者2015年服役,服役后按50年寿命,到2064年才结束使命。最后一艘将于2048年服役,又要过50年。所以,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航母编队仍将是目前任何兵器所难以替代的。21世纪还是航母的世纪。”
为了更形象地理解“海洋国土”的概念,李杰形象地打了个比方:“国土的形状像雄鸡,但加上海域的话,看上去像火炬,上面是火焰,下面是火把,尤其是南海,有九段线,就是握的把子。”这大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含有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可是,这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中,约有150多万平方公里是与周边国家存在界域争议,而有一些已被非法占有。“南海这块形式比较严峻,而且利益犬牙交错。我们现在解决南海问题,要以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综合手段,但是也离不开军事力量做支持。”
“如今,国家工业的命脉实际是和海运联系在一起的,目前进口石油的2/3是走海路运输的,以后原材料、矿石甚至粮食可能都要通过海上运输线运进来,如果我们不加强对这条航线的保障,也会危及经济发展。美国等国如果在马六甲海域航道一卡,别说战时,平时也很难办。”中国海军赴亚丁湾护航行动已持续3年,这对海军能力和装备是非常好的锻炼。目前,中国在这条航线上每年有一两万亿美元的物流。“海洋面积虽然没有陆地面积大,将来起的作用不亚于甚至可能超过陆地。”李杰说。海上通道的安全与否,意义重大。从这个意义上讲,航母的出现,也为确保海上安全增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