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直9直升机通过天安门。
他20多年如一日地坚守自己的工作准则,不放过一个缺陷、一个疑点。有一次,重点型号进行科研试飞,飞行员对飞机评价很高,只反映偶尔有点小噪音,吴希明没有轻易放过这个征兆。随后的3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和同事们一起查阅了几千份技术图纸,几百份计算报告,做了几十次地面试验,终于排除了这个隐患。“一个小小的噪音=30天没日没夜的工作”充分体现了吴希明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踏踏实实的科学态度。他正是凭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技术直觉,通过与大家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才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科学、严谨、合理的技术决策。
加速直升机的发展
吴希明总是把成绩归功于集体,归功于全体干部职工。他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从不端架子,更不摆资历,常年坚守在工作一线,与科研人员同甘共苦,和衷共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钦敬。然而在巨大的成绩和殊荣面前,他总是说:“直升机研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个人本事天大也干不出来。”
他把每一位技术人员看成是智慧的来源,与大家广泛沟通交流。他知识丰富,专业面宽,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学习不辍,在工作中与科研人员深入细致地讨论问题,认真倾听来自各方面的意见。许多技术人员一致反映,即使不属于他本专业范畴的技术问题,他也能够洞察到问题的实质,往往一打开图纸,他就能敏锐地做出反应,抓住主要矛盾。然而他的学历至今仍为“本科”,对此,直升机所原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吴鸣彪深有感触,吴鸣彪说:“吴总完全有能力弄个博士、硕士的帽子戴在头上,但是他没有时间去提高名头,他也不在乎这种名头,他在意的是实际本领。”
吴希明常说:“我希望大家都来反对我,和我作对。”与他接触过的技术人员都有同感,不论职务资历高低,不论年龄老少,在讨论和交流技术问题时,他从不以领导和权威自居。正是在这种轻松的技术氛围下,大家能够毫无保留地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也正因为如此,由他主持召开的技术讨论会总能够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
吴希明深知,我国的直升机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汶川大地震给吴希明以强烈的思想震撼和心灵激荡,他说:“中国太需要直升机了,建设直升机工业强国和直升机应用大国任重道远,我们要牢牢把握时代赋予的契机,奋力追赶世界直升机先进水平,加速直升机自主发展。”他以世界眼光看技术进步,从国际空间看直升机产业发展,与广大科研人员集思广益,制定了“2030年直升机型号发展规划”,以此作为引领直升机技术进步,加速直升机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前进指南。
身为技术领军人物和直升机所党政班子成员,吴希明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能力提升,他特别强调学习,认为一个人、一个组织都必须在不断学习中取得进步。他率先垂范,刻苦钻研,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带领研发团队追赶着世界的步伐。
武直9(资料图)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