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吴孟超带着学生仔细诊断病情,确定手术方案。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 摄
他相信,医本仁术
吴孟超迷恋手术室,认为那里孕育生命的力量;并认为医学是一门用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
如今一座名叫康宾楼的小楼,上百位外国人正在里面治疗肝病,他们多来自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这些病人能在这里看病,要感谢吴孟超的努力。
1985年时,第二军医大学的病房条件很差,大多是50多年前修建的。那年,时任总后勤部部长的洪学智来第二军医大学视察。吴孟超决定借此机会化缘。
“洪部长视察前,有领导和我说,不要向首长提要求。可是我憋不住啊。”吴孟超说,“洪部长听过汇报当即大手一挥说,弄,这楼就盖起来了。”
吴孟超喜欢看战争片,特别是抗日战争的题材片。
“我年轻的时候在昆明住过一段时间,那时日本飞机经常来轰炸,有一次亲眼看见一家人在我身边被炸上了天。”与人聊天时吴孟超会说,“二战时的小日本最坏。”
对于丈夫的爱好,吴佩煜选择了支持。只要丈夫想看电视,她就会默默地陪在身边。“他一天到晚都在忙,能休息下不容易,他想看什么我就陪着,很开心”。
事实是,看战争片只是吴孟超的放松方式,他真正迷恋的地方是,由一个个手术室组成的手术区。
肝胆医院的手术室共计10间,分布在走廊两侧。在这里一切都是浅颜色的,白色的手术台,淡青色的手术服和闪亮的手术刀。淡淡的颜色给人们带来的是宁静。
不过,吴孟超看来在这片色彩单调的世界里,始终孕育着生命的力量。
在这里,手术刀会悄然割掉肿瘤,无声无息。在这里,手术成功的病人脸色会逐渐红润,原本僵硬的肢体会重新恢复活力,富有弹性。在这里,生命延续时刻提醒着每一个人存在的意义。
“医本仁术,医学是一门用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吴孟超说,在生命面前什么都会显得微不足道。
柳叶刀下的危险
吴孟超曾被手术针误扎,79岁曾因劳累手术后被人抬走,但现今他对自己精力仍有信心
吴孟超的生活始终围绕着病人和手术室,这里有着不一样的危险。
1995年,吴孟超做了一例肝切除手术。手术中,医生沈峰在缝合病人肝脏时,把镰刀状的手术针,扎进了吴孟超的手里。
“这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手术针会带着患者的肝病毒,从创口进入吴老的体内。”沈峰说,当时自己立马愣在手术台前。
吴孟超很快打破尴尬气氛。他说,“小沈啊,我年纪大了不要紧,你们年轻可要当心啊,继续缝吧。”
这次意外让老人打了隔离针,并做了数次检查。当沈峰知道老人没事后,一下抱住了他。
还有一次,79岁的吴孟超发烧,而当天又有一例肿瘤切除术。吴敲着桌子喝退了劝他休息的护士。
两小时后,他割下了一个890克的肿瘤,接下来,一屁股瘫倒在椅子上,大家七手八脚地将他抬进休息室。
“吴老那个年纪,我们当时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护士长程月娥说:“80岁的老人,那种状况下,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另一护士对当时的回忆则是,吴老累得说不出话,护士长在边上大哭。
回忆起上述故事,吴孟超不以为然。对自己的身体,他信心百倍。他说,“一场手术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站下来,我都没事。”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