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安理会决定在利比亚设禁飞区后,多国部队展开对利的军事打击是意料中事的话,那么法英两国成为这一行动的“带头大哥”,而美国反常地表现出暧昧态度,则令外界感到诧异。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中东和非洲问题资深研究员罗伯特.丹宁(Robert. Danin)日前撰文,呼吁奥巴马尽快表明态度,厘清美国参与此次军事行动的目标,否则不仅会影响盟军的团结,更可能令美国丧失主动权,陷入被迫行动的境地。
安理会于3月17日通过了1973号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威胁。上周六,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这一决议的理据,给出了明确解释。他宣布,联合国通过了一项强有力的决议,以助结束对利比亚平民的暴力。他呼吁利比亚立即停火。
文章指出,奥巴马释放出的讯号很清楚:这是一次人道主义干预。
然而,美国的主要盟友,尤其是法国总统萨科齐,似乎与奥巴马的目标并不一致。这是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对比:回想2003年,美国带头赶萨达姆下台;而今却是法国高声疾呼要求利比亚政权更替,并早在3月10日就率先承认了利比亚反对派政权。
奥巴马希望美国在利比亚的军事参与程度维持在最低限度,他的态度并曾改变。白宫早前也表示,此次军事行动将持续“数日、而非数周。”奥巴马也曾公开承诺,美国不会向利比亚派遣地面部队。
文章强调,参与空袭利比亚的盟军存在分歧,各国的目标不尽相同。对于盟军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特别是在美国明显不愿带头的情况下。达到人道主义目标之外的任何行动,都可能破坏这一联盟。
果然,盟军展开空袭还不到48小时,阿拉伯联盟秘书长穆萨就站出来,公开谴责西方国家空袭利比亚,对空袭的范围和强度表示不满,并称现时在利比亚发生的事与当初在该国实施禁飞区的目标相违背。
所有这一切引出一个问题:究竟怎样的行动才能符合设立禁飞区的初衷--保护利比亚平民?美国呼吁军事行动持续数日而非数周,似乎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不希望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美国将努力满足利比亚人民的人道主义需要。
可是,如果法国和英国坚持对付卡扎菲,奥巴马将如何应对?难道要重演1956年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历史?当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呼吁法国和英国等停止对埃及的侵略。
若然设立禁飞区只是为了停火,那么美国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美国真的不在意利比亚是否政权更迭吗?此前,奥巴马曾一再表示卡扎菲应该下台,甚至支持把他送上国际刑事法庭。
如果美国把这次定义为纯人道主义的行动,又不派遣地面部队,怎么才能把卡扎菲赶走呢?对此,奥巴马语焉不详。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答案又似乎不是如此。
文章说,当务之急是奥巴马尽快厘清美国参与军事打击利比亚的明确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继续这样不清不楚,意味着与盟军相抵触、陷入没完没了的军事行动,或者卷入扩大的军事行动。如果美国确实以卡扎菲倒台为目的,扩大军事行动,可能是合理和必要的。无论如何,美国必须马上做出决定,并清醒地执行,而绝不能陷入被迫行动的境地。
文章说,对任何一位美国总统来说,让美军投入战斗肯定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总统越认清目标,成功的机会就越大,美军在利比亚的伤亡就能够减到最小。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