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罗斯媒体屡屡传出中国将购买苏35的消息,俄高官也证实正向中国积极推销这款战机。此前中国欲引进苏30战机生产技术却被俄拒绝,俄罗斯也因而才转向中国推销苏35。那么中国是否有必要引进苏-35?俄罗斯拒绝提供苏30技术对中国影响又有多大?网易军事将给予独家解析。
由于俄罗斯拒绝向中国提供苏30MKK的生产技术,为打开中国军机市场,俄罗斯开始向中国积极推销苏35战机。
在11月珠海航展进行前后,俄罗斯媒体屡屡传出中国可能购买俄罗斯苏-35新型多用途战斗机的消息。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副总经理亚历山大・米赫耶夫也曾在航展中向媒体表示:“我们准备好与中国伙伴就供应苏-35战斗机事宜进行商谈。目前正处于开始阶段,我们将谈及飞机的外观、战术性能以及与早前供应的苏-30MK和苏-30MKK以及授权中方生产的苏-27等战斗机能够兼容的事宜。”这显示俄罗斯目前正积极向中国推销苏-35多用途战斗机。
中国欲引进苏30生产技术被拒
俄罗斯之所以向中国积极推销苏-35战斗机的原因与中国欲引进苏-30MKK技术实现仿制自产存在很大关系。俄罗斯《国防》杂志2010年7月刊曾披露,中国希望自主生产苏-30MKK系列飞机,坚持要求俄方转让苏-30MKK2生产技术,并将其作为与俄方开展军事技术合作的一项政策,遭到俄方反对,结果截止到2010年初双方仍然未能达成任何具体协议。由于中国近年来先进战机的自研和生产能力日益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战机市场,向中国推销苏-35战斗机就成了一个新选择。
那么对于中国来说,中国是否有必要引进苏-35多用途战斗机?俄罗斯拒绝向中国提供苏-30MKK生产技术又对中国会产生多大影响?本文将就此进行分析,并对中国近年来苏30MKK使用和发展情况进行介绍。
俄罗斯空军装备的苏-27战斗机,由于性能优异该机不仅在占据了俄国内空军的主力地位,还面向国外大量销售并派生出众多其他型号。
由于苏联解体后,苏霍伊设计局以及各个飞机生产厂家面临巨大的生存困境,因而为了打开国际市场获得宝贵的收入,俄罗斯军工企业以苏-27为基础向各购买国(包括俄本国空军)推出了若干个改进型号。长久以来众多的型号和编号以及对应的性能指标也让大家眼花缭乱,这里将首先对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以苏-27为基础发展的各类系列型号进行一下梳理。
第一阶段的苏-27基本型
苏-27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一种重型、远程制空战斗机。苏-27飞机是20世纪80-90年代俄罗斯性能最好、综合作战效能最高的第三代战斗机。自从苏-27研制成功开始,苏-27以及其改型就成为前苏联/俄罗斯航空兵装备的核心力量,也成为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拳头产品。苏-27重型战斗机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路基和海基两个系列,其中路基型号随技术进步发展出两个不同技术阶段的总体设计,分别是苏-27基本型系列和苏-35系列。
苏-27基本型总体方案设计特点是在常规气动布局基础上采用边条翼和翼身融合利用涡流升力以实现三代战斗机的优秀机动性能,另外采用发动机短舱宽间距、大内油和升力体设计来提高飞机的航程和载荷能力。苏-27机动性与航程载荷能力兼顾的平台性能为日后的改进留下了巨大的潜力。
苏-27基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航电和机载武器相对落后,虽然具备了中距拦射能力但是只能使用R-27半主动空空导弹,相当于美国AIM-120的R-77主动雷达空空导弹无法使用。苏-27基本型由于机载雷达性能较差不能提供丰富的对地模式,因而只能使用普通航弹和火箭弹,基本不具备精确打击能力。在结构方面,由于重型战斗机结构复杂机身庞大,在中距拦射作战时由于机体结构原因会出现“跨音速段过载缺陷区”,这个问题在F-15和苏-27重型战斗机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中国空军曾大量引进苏27SK战斗机,成为中国空军三代机中的主力型号。
苏-27的第一批发展型号
以苏-27基本型为基础,前苏联研制了同型教练机苏-27UB、具备有限对地打击能力的苏-27S以及出口型苏-27SK空优机(中国普遍装备的就是这个型号,改进后具备主动弹发射能力)、具备主动弹发射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的苏-27SM多用途战斗机。苏-30MK是在苏-27UBK基础上应用苏-27SM技术改进出来的双座双重任务战斗机,也是装备印度的第一批苏-30战斗机。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2002年引进的28架苏-27UBK和印度装备的苏-30MK基本类似,也具备使用主动弹和精确对地武器能力。在苏-30MK基础上添加前翼和矢量推力并更换相控阵机载雷达就是苏-30MKI。也就是说印度装备的苏-30MKI其实就是基于的是苏-27基本型的总体方案,只不过应用了相控阵雷达、三翼面和矢量推力等技术而已。
苏35战机是苏27战机第二阶段发展的重大改进型号,其中最新的苏-35BM更是号称终极侧卫,在性能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尤其是在对地打击能力方面。
第二阶段的苏-35系列
苏-35/37是苏-27系列战斗机发展的第二阶段产物,苏-35系列战斗机属于苏-27的重大改型,安装了被加大的前缘延伸边条和前翼,并且整机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改进了苏-27基本型的结构水平,该机的雷达和航电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使用推力矢量发动机AL-31FP发动机的苏-35就是苏-37。
抛开机载设备的进步,苏-35的总体设计相对于苏-27基本型是一个阶段性的飞跃,苏-27基本型跨音速段过载下降问题得以解决,飞机内油达到了惊人的13吨,机体结构得到全面改进。虽然苏-35/37与同为三翼面布局的苏-30MKI外观十分相似,但是在内部结构上讲,苏-35/37相比于苏-30MKI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苏-35基础上改进的同型教练机苏-35UB就是苏-30MKK的改进基础。
终极侧卫:苏-35BM
俄罗斯此次向中国积极推销的苏-35多用途战斗机,是苏-35系列的后续发展型号――苏-35BM。已经在去年4月初实现了百次试飞的苏-35BM是苏-27系列飞机目前最先进的总体平台,其气动布局从苏-35/37的三翼面复杂方案回归到与苏-27类似的常规布局,但是在结构、电传、航电、机载武器和电子对抗方面有了更新的进展,应该说是俄罗斯在五代机服役之前的终极侧卫。
印度空军苏30MKI的累计装备数量达到了280架,并且采用了无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前翼和矢量推力等新技术。
苏-30是世界最著名的双重任务战斗机之一,能与其并称的也只有美国的F-15E双重任务战斗机了。其实,苏-30起初是作为完全用于远程截击的防空军武器而研制的,这就是整个苏-30系列飞机的鼻祖苏-27PU。但是由于前苏联防空军更倾向于使用米格-31作为主力远程截击机,苏-27PU前途渺茫,在美国F-15E研制的启发下,苏-30开始向双重任务战斗机方向发展。目前苏-30家族形成了以苏-30MKI和苏-30MKK为代表的两个系列。
印度苏-30MKI性能差强人意
印度装备的苏-30MKI就是苏-27UBK经过多用途改进后的产物,并且应用了俄罗斯在机载相控阵雷达,复杂气动和发动机领域的最新成果。苏-30MKI整机内油9400公斤、载弹量8吨、最大起飞重量34吨,采用静不稳定的综合三翼面空气动力布局,综合发动机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电传操纵系统,可以提供超机动和优异的起飞和着陆特性。
但是实际上,印度苏30MKI的前翼是为了配平“雪豹”火控系统超重带来的重心偏移问题。同时尽管印度苏30MKI采用了矢量发动机,但其机动性能还受到发动机推力不足的影响。苏-30MKI采用了RLSU-30MK“雪豹”综合火控系统,但是实际上就是更换了N011M无源相控阵天线的RLSU-27SM综合火控系统,实质上就是一款使用了相控阵雷达的常规火控系统。
1996年底,俄罗斯与印度签定了向印度出口40架苏-30MKI多用途战斗机的合同。这些飞机的平视显示器、惯性和卫星导航系统和其他电子设备采用了以色列和法国产品。第一批8架采用AL-31F发动机的基本型苏-30PU飞机,其实就是具备发射主动弹和精确打击能力的苏-27UBK,于1997年3月交付。1997年7月11日,首批8架苏-30MK型战斗机装备印度空军。印度于1998年9月增购10架飞机为完全的MKI标准,装备了无源相控阵火控雷达、前翼和矢量推力。1999年11月达成了由印度引进专利生产140架飞机的协议。由于对苏-30MKI性能比较满意,所以印度空军又在2007、2009年分别采购了40、50架,这样就将印度空军的苏-30MKI总数增加到280架。
中国空军也引进了一定数量的苏30MKK战机,并成为了中国空军对地打击的主力,不过其整体性能比之苏30MKI稍逊。
苏-30MKK满足了中国空军的急需
苏-30MKK是在苏-35UB这一苏-27战斗机第二阶段发展平台上,以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为工具重新设计出来的全新结构飞机,其航程、载荷和结构强度都比苏-27基本型有着阶段性的进步。苏-30MKK气动布局与苏-35三翼面复杂设计不同,保持了苏-27基本型的常规气动设计方案,避免了复杂气动设计带来的结构和重量问题。
苏-30MKK采用了改进的NO01VE多普勒机载雷达,具备使用主动雷达空空导弹和俄罗斯各种精确对地打击武器的能力。苏-30MKK内油重量达到了10.185吨,机翼下特别设计了两个挂载重量高达2吨的挂点用于远程精确打击武器挂载,整机载弹量达到了12吨,这比苏30MKI足足多处了4吨。这样的总体设计保证了苏30较大的航程载荷能力,适用于进行远程精确打击。苏-30MKK2双重任务战斗机则增加了游隼吊舱和战术侦察吊舱,特别加强了对海打击能力。
对比中印空军装备的苏30战机,现阶段苏-30MKI在超视距和近距格斗等方面都比苏-30MKK要好,另外在对地攻击及反舰等方面也相差不是特别大,但是苏-30MKK比苏-30MKI更早实现了多用途,这对于当时急需远程多用途作战飞机的中国空军来说非常宝贵的。而且印度的苏-30MKI所面对的主要空战对手并非苏-30MKK,而是中巴空军歼11B和F-16,这两者属于减重、增推设计,是典型的能量机动性能战斗机,面对这两者印度的苏-30MKI在空战中并不具备优势。
中国空军在组装生产105架苏27后,就开始自主生产苏-27SK战斗机,之后更是生产了完全基于本国技术的歼11B战斗机。
中国空军曾急需三代机
中国空军在改革开放之后重新审视世界、重新审视自己,发现十年间世界航空兵装备和作战思想发展日新月异。1984年,中国空军司令员王海将军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攻防兼备航空兵力量的战略思想。在中国航空工业拿出满足中国空军新时代发展建设的先进装备之前,空军只能从国际军工市场获得先进武器装备。
当时中国空军急需具备中距拦射能力和对地精确打击能力的第三代战斗机。而前苏联在与中国的接触过程中,一直希望将米格-29前线战斗机推销给中国。而中国的目光却聚焦在集机动性与大航程载荷能力于一身的苏-27系列战斗机平台。但是出于对本国军工核心技术和机密保护的缘故,前苏联一直迟迟不愿出口自己最先进的主力装备给中国空军。
歼11B成功仿制苏27SK
但是前苏联的解体改变了一切。苏联作为一个国家的崩溃,将苏霍伊设计局以及各个飞机生产厂家置于完全无依无靠的境地。更名为俄罗斯空军的航空兵部队也由于国家囊中羞涩无力支付新飞机的费用。可以说,苏联解体将所有军工企业都逼到了需求国际市场收入的境地,出口的武器也绝对没有“猴货”标准,都必须靠自己货真价实的性能去争取买家的满意。
中国在原装引进一定数量的苏-27SK战斗机之后,就购买了200架该型飞机的生产权,但是需要从俄方购买组装组件。此后,中国逐渐降低进口部件在飞机中的份额,并且在进口组件组装105架飞机之后完全摆脱对于俄罗斯组件的依赖,开始完全自主的生产苏-27SK战斗机。并且中国还利用自己飞速发展的雷达、航电和发动机对于原装苏-27SK飞机进行改进和设计生产完全基于本国技术的歼11B战斗机。
网上流传的歼11BS最新试飞照,可以看见发动机是安装的太行发动机。歼11BS未来有发展成多用途战机的潜力。
歼11BS航程满足对地打击需要
中国在全面应用新国标重新设计的歼11B型战斗机基础上又研制出了类似苏-27UBK结构的双座同型教练机,被网友称为歼11BS。从某种意义上说,虽然歼11BS的功能仅仅是同型教练机,但是在各种先进技术的提升下,稍加改动即可成为类似苏-30MK的双重任务战斗机。
与苏-30MKK相比,歼11BS的航程载荷能力依然略有不足,苏-30MKK的内油达到了10吨,而歼11BS有可能依然维持了苏-27UBK九吨的内油重量。不过九吨的内油量对于绝大部分对地打击任务来说是完全足够的,印度的苏-30MKI也没有在苏-27基本型基础上增加内油量。
机载武器性能比苏30MKK更先进
在机载武器方面,歼11BS比苏-30MKK要更先进。苏-30MKK本身虽然是一型航程载荷能力非常突出的双重任务战斗机,但是其主要装备是俄制激光制导炸弹、KH-29和KH59两型电视制导空地导弹,需要激光照射或者飞行员全程遥控,作战样式比较呆板。
歼11BS使用了中国自主研制的多功能脉冲多普勒机载火控雷达、联合航空电子系统、电子对抗系统和太行发动机,并且完全摆脱俄罗斯机载武器体系,全面使用中国研制的霹雳12、霹雳11、霹雳8等空空武器以及空地88、雷石制导炸弹、雷霆制导炸弹等空地武器。
在远程打击固定目标方面,歼11BS可以选用性能更好的空地88电视制导地空导弹,而对于战场广泛存在的各类活动固定目标可以使用机载火控雷达成像,直接使用各类制导炸弹进行打击,能够实现发射后不用管,作战样式先进,效费比很高。
苏-30MKK虽然曾经是中国远程对地打击的主力,但是随着飞豹A和歼11BS的装备,更先进的国产武器逐渐显现出作战优势。目前来讲,苏-30MKK主要的优势就是航程载荷性能突出。如果空军或者海军航空兵对于苏-30MKK/苏-35的航程载荷能力依然存在需求,中国也可以采用逆向仿制的办法对苏-30MKK的结构进行仿制和再创新,在仿制成功后再换装国产机载火控雷达、航空电子设备和机载武器,彻底摆脱对俄依赖。
实际上中国在十余年的对27SK战斗机的生产和逆向仿制过程中,已摸透了苏27相关战机的大部分生产技术,再加之近年来国产战机和机载武器的快速发展,国内军工企业已具备了研制多用途战机的基础和条件。所以对于中国空军来说,俄罗斯拒绝提供苏30-MKK战机技术对中国空军的影响并不大。而对于苏-35多用途战斗机来说,尽管其综合性能优异,但中国空军四代机也在快速发展再加上中国空军已具备研制多用途战机能力,因而更是无需购买苏-35战机。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