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的海面上,一枚导弹破浪而出,直飞高空……这只不过是解放军海军某次演习中的一个场景,却引发了台湾当局和美国方面的“深度解读”。
对于解放军的先进武器装备,台湾方面向来高度关注。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国民党“立委”林郁方12月2日在“国防委员会”称,今年10月大陆电视台播出的一段视频显示,解放军潜艇从水下发射了一枚导弹,导弹出水的角度与波浪都与以往有所不同,外界猜测这可能是解放军新开发的“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并希望台湾军方作出解释。
对此,台湾“海军参谋长”李皓给出了“答案”。他指出,“这枚导弹冲出水面后,不像一般弹道导弹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冲向空中,而是采取类似与海平面平行的方式飞行,因此应该不太可能是‘巨浪-2’,应该是新式的反舰导弹。”
李皓还进一步猜测,解放军拥有一艘俄制“高尔夫”级常规弹道导弹潜艇,一直作为测试艇。台湾军方目前了解到的解放军潜射弹道导弹,都是由这艘艇发射的,而对于解放军核潜艇的发射记录外界并未掌握。
显然,中国潜射弹道导弹的任何蛛丝马迹都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国之重器不可轻易示人。作为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的战略核潜艇及其搭载的潜射弹道导弹极少向外界展示,中国同样如此。1988年9月,中国海军一艘“夏”级战略核潜艇成功地发射了一枚“巨浪-1”型潜射弹道导弹,使中国初步拥有了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此后,“夏”级的后续型号和“巨浪”家族的“新兵”一直未露庐山真面目。台湾方面猜测“巨浪-2”的存在与否,就是急于摸清解放军先进潜射弹道导弹的情况。
关注“巨浪-2”的不只台军,美国军方对此也很紧张。美国科学家联合会11月刊文猜测称,中国已装备一艘“夏”级战略核潜艇,并且正在建造至少3艘“晋”级核潜艇。而“晋”级核潜艇于2004年下水,现在“似乎已经服役”。据称,“晋”级核潜艇长约135米,装备12枚“巨浪-2”型潜射弹道导弹。美国国防部认为,“巨浪-2”是以“东风-31”陆基弹道导弹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目前的部署情况尚不明朗,但其射程大约在7200公里到8000公里之间。
在对“巨浪-2”弹头进行分析时,美国军方和情报机构各执一词,军方猜测这是一种多弹头导弹,而情报机构则认为是单弹头导弹。同时,美国方面虽然对中国战略核潜艇仍是一头雾水,但还是猜测中国“可能会部署5艘新式战略核潜艇”。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称,如果中国拥有3到5艘“晋”级战略核潜艇,那么其搭载的导弹数量也将达到36到60枚。
不过,有分析指出,与美国的“三叉戟”(英国战略核潜艇也使用这种导弹)、俄罗斯的“轻舟”、法国的M45/M51系列潜射弹道导弹相比,中国的同类装备无论是在部署数量上还是在性能方面都还有一定差距。在这种态势下,继续保持一支短小精干的水下核威慑力量尤具现实意义,而装备多弹头潜射弹道导弹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尤其是在“爱国者”、“宙斯盾+标准”等反导系统在中国周边大行其道的今天,装备采用多弹头模式的“巨浪-2”会更加游刃有余。
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防御性的后发制人核政策更具善意。《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比以往更加明确地阐述了中国的核政策。白皮书强调,中国核导弹部队坚决贯彻自卫防御核战略,严格执行中央军委命令,以保证国家免受外来核攻击为基本使命;中国导弹核武器平时不瞄准任何国家。白皮书再次庄严承诺,中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呼吁所有核武器国家共同采取行动,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
但有分析指出,现实的外部情况是,美欧的一些国家在高唱“削减核武器数量”的同时,始终在积极发展新式的战略核潜艇和性能更为先进的潜射洲际弹道导弹,以确保技术优势,达到以质量代替数量。有鉴于此,中国只有在这一领域达到一定高度,才能产生积极的制约作用。
总之,中国有充分的理由拥有一支短小精干的水下核威慑力量,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维护国家安全,还可以进行善意的平衡,使中国的核裁军理念拥有更广阔的推广空间。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